四川盆中丘陵区不同台位旱坡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庆瑞

作者: 陈庆瑞;冯文强;涂仕华;刘平;廖鸣兰;曾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坡地;玉米;土壤肥力;合理施肥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2 年 15 卷 01 期

页码: 74-7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四川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农耕地集中在盆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丘陵区旱坡地的面积大 ,增产潜力大 ,但生产问题也较多。因此 ,如何高效合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这些旱坡地的合理施肥及利用 ,我们对简阳市红棕紫泥不同台位耕地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 ,棕紫泥不同台位耕地土壤的养分丰缺状况、供肥能力和施肥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红棕紫泥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和钙含量从坡顶地至冲沟稻田逐渐降低 ,而铁和锰含量的变化恰好相反。棕紫泥三个台位坡耕地上玉米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为氮、磷和钾 ,而锌、锰则可能是其潜在限制因子。坡耕地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从坡顶至坡脚逐渐升高。在相同的栽培和肥水管理条件下 ,坡顶地玉米产量和籽粒淀粉含量始终比低台位的低。对相同目标产量 ,最佳施肥量随台位降低而降低。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在坡地和坡顶地上追求与一台地或坝地相同的产量是不合算的 ,其施氮量应比一台地高 1/ 3左右为宜

分类号: S158.3

  • 相关文献

[1]宁夏高寒易旱区早地优化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惠开基,周涛,藏林华. 1996

[2]旱坡地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技术初探. 王晓明,李余良,刘建华,方志伟,王怡强,辛浩生,蓝坤成. 1999

[3]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 徐燕. 2004

[4]光叶苕子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正刚,崔宏浩,张钦,李剑,朱青,张箐,赵崇平. 2015

[5]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兆顺,吴俊强,钱芳,楼辰军. 2010

[6]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贝贝,张丽萍,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姚众. 2020

[7]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9

[8]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德光,吴玥,宋秀丽,陶波,谷景龙,董璐铭,季生栋,韩业辉. 2019

[9]翻压光紫花苕减施化肥对玉米干物质量、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爽,吴兴洪,张钦,张爱华,陈正刚,朱青. 2017

[10]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秀娟,解占军,韩瑛祚,娄春荣,董环,何志刚. 2021

[11]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解占军,柳赟博,韩瑛祚,王秀娟. 2021

[12]山西玉米缺粒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郑丽萍,刘海,李作一,王艳娟,田森林,李爱军. 2020

[13]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14]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玉米的增产效果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琼贤,郭和蓉,彭志平,林翠兰. 2005

[15]定州市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与玉米推荐施肥量研究. 张丽光,仝少杰,李迎春,王永福,李爱永,彭正萍,薛世川. 2013

[16]PAL肥料调理剂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建军. 2010

[17]玉米灭茬耕作对土壤培肥和玉米持续高产效应的研究. 王鹤桥,宿庆瑞,王英,迟凤琴. 1992

[18]滨海盐碱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琦,王景余. 2022

[19]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及其培肥效果评价. 刘慧颖,华利民,牛世伟. 2014

[20]稻田春玉米秸秆还田对晚稻和土壤肥力的效应. 周晓毛,李林,杨光立.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