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种模式对红壤旱坡地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才飞

作者: 邱才飞;彭春瑞;钱银飞;王少先;邵彩虹;周东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种模式;红壤旱坡地;花生产量;降水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ISSN: 1672-3007

年卷期: 2014 年 12 卷 01 期

页码: 29-3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定位监测方法,研究红壤旱坡地3种不同耕种模式对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沟+稻草覆盖的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效果最好,其中花生产量达到3 993.2 kg/hm2,降水有效利用率达74.69%,水分表观生物利用率和表观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645 2和0.311 9 kg/m3,水分实际生物利用率和实际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860 7和0.410 7 kg/m3;横沟+植物篱的效果次之;传统的顺坡耕种方式最差,不仅不利于花生产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推广横沟+稻草覆盖的农作方式,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盖物对红壤旱坡地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的影响. 张天玉,邱才飞,万自成,余瑞新,刘绵庆. 2016

[2]稻草覆盖量对红壤旱坡地花生生长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邱才飞,关贤交,钱银飞. 2017

[3]鲁西北棉改粮农田小麦不同耕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比较研究. 孟维伟,刘灵艳,尹训彬,南镇武,尚立红,张萍,王其霞,张宾,刘开昌. 2021

[4]不同耕种模式对小麦群体光合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黄杰,禚其翠,司纪升,张立顺,靳华磊,李华伟. 2020

[5]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武继承,王志和,何方,杨稚娟,薛毅芳. 2005

[6]旱地作物抗旱丰产综合技术研究. 曹国岕,李秀君. 2001

[7]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管秀娟,杨永辉. 2011

[8]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9]不同堆腐时间猪粪对花生产量及土壤动物群落影响. 施林林,常志州,沈明星,于建光,陆长婴,王海候,周新伟. 2012

[10]贵州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姜敏,饶庆琳,胡廷会,成良强,吕建伟,王军. 2021

[11]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白一光,罗祥志. 2015

[12]辽西地区花生不同种植模式对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陆岩. 2015

[13]膜下滴灌不同肥料种类对花生生理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周顺新,王慧新,吴占鹏,王海新,关冰,蔡立夫. 2014

[14]风沙易旱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青艳. 2015

[15]辽西地区秸秆还田对花生产量与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陆岩,孟繁鑫. 2011

[16]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2024

[17]风沙半干旱区花生不同覆膜时期对土壤微生物量碳与产量的影响. 王慧新,苏君伟,汪仁,颜景波,何跃,吴占鹏,蔡立夫,于洪波. 2011

[18]滴灌追肥条件下花生生理性状与产量变化研究. 陆岩. 2014

[19]花生单双粒精播种植适宜密度研究. 陈梦非. 2014

[20]菌渣有机肥在花生生产上施用效果研究. 魏建林,崔荣宗,宫志远,杨果,韩建东.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