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和"强桑5号"栽培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蔚红
作者: 林蔚红;林天宝;陈伟国;戴建忠;吕志强;孙海燕;钱秋杰;杨一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强桑5号;生物学性状;产叶量
期刊名称: 蚕桑通报
ISSN: 0258-4069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11-13
摘要: 桑树新品种"强桑3号"和"强桑5号"经过6年栽培对比,春季发芽迟于"农桑14",早于"荷叶白",秋叶硬化较迟;全年产叶量比"荷叶白"增12.13%,比"农桑14号"增10.63%.
分类号: S888.4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桑树新品种昌盛选育初报. 陈传杰,王照红,杜建勋,赵东晓,梁明芝,孙日彦. 2013
[2]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的区试成绩与栽培技术. 林天宝,吕志强,朱燕,杨今后,周勤. 2012
[3]桑树新品种丰田2号的引进与栽培试验. 胡金寿,林天宝,朱燕,余根龙. 2014
[4]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区试报告. 孙日彦,王照红,杜建勋,梁明芝,陈传杰,郑淑湘. 2009
[5]桑树根外追肥对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王文学,胡仕叶,杨胜特,李开林,柏大平,黄礼平. 2012
[6]隔年伐条桑园冬季不同剪梢程度与春产叶量的关系. 李开林,杨胜特,胡仕叶,万昌荣,罗朝斌. 2009
[7]干旱条件下不同桑树品种的生长反应. 韩世玉. 2007
[8]大棚栽培柞树的产叶量及小蚕饲育成绩. 田应书,詹永发,佘文惠,罗朝斌,陈铭欢. 2014
[9]不同催芽肥对桑树发芽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胡仕叶,王文学,杨胜特,李开林,韩世玉. 2013
[10]不同栽培方式柞树的生育期与产叶量及养蚕成绩. 田应书,詹永发,佘文惠,罗朝斌,陈铭欢. 2014
[11]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四批桑品种鉴定试验总结. 孙日彦,苏超,安太成. 2007
[12]从太阳辐射量分析山东的桑园生产潜力. 石瑞常,李云芝,衣葵花,刘文光,戴丰田. 2008
[13]桑园测土配方优化施肥试验研究. 莫荣利,秦光良,解金林,于翠,李勇,邓文,胡兴明. 2019
[14]杂交桑产叶量与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韩世玉. 2020
[15]4个杂交桑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冯孔君,林天宝,梁大刚,刘培刚,刘岩,魏佳,吕志强. 2022
[16]用桑叶最大重叠度指数和桑树冠层内部透光性指数表征桑树冠层特征. 王谢,张建华. 2017
[17]桑树不同剪条程度与产叶量关系的试验. 李刚,李玲利,陆艳春,杨继芬,杨红丽,黎永谋. 2008
[18]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陈传杰,王照红,杜建勋,赵东晓,梁明芝,李智峰,朱红,孙日彦. 2012
[19]干旱条件下不同措施对桑树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 杜伟,陈松,程嘉翎,刘永光,谢道雁,黄平. 2013
[20]基于AMMI模型的桑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分析. 孙日彦,王照红,杜建勋,梁明芝.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精准喷灌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秀;韩大龙;吕志强
关键词:物联网;STM32;精准喷灌
-
热农图刊集群化发展探究
作者:黄东杰;曾莉娟;张海东;谢龙莲;汪全伟;孙海燕
关键词:集群化;科技期刊;图书;发展;探究
-
不同比例桑枝叶粉复合饲料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岩;林天宝;侯凤香;赵燕;范明亮;金俊杰;吕志强
关键词:饲料;血清学;胆固醇;抗氧化;桑枝叶粉
-
提升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学术话语权的思考
作者:白净;董定超;保江镕;谢龙莲;孙海燕;黄东杰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话语权;农业;热带地区
-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禾谷镰孢菌对SDHIs杀菌剂的胁迫响应机制
作者:李新蕾;朱孟坤;李伟;曹淑琳;邓清超;方守国;陈怀谷;孙海燕
关键词:禾谷镰孢菌;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转录组分析
-
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快速鉴定及在分析黄淮麦区分离物中的应用
作者:邓渊钰;刘振国;陈琛;孙海燕;曹淑琳;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毒素化学型;特异性引物;3-ADON;15-ADON;NIV
-
消减大豆连作障碍的养分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义卓;蔡姗姗;王伟;郭伟;孙磊;孙海燕
关键词:大豆;连作障碍;土壤质量退化;养分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