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下影响油用牡丹产量的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加强
作者: 张加强;周江华;谭晨;刘慧春;朱开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光互补;油用牡丹;产量;因子分析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0 年 61 卷 007 期
页码: 1336-1337
摘要: 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因素中单株种子数变异系数最大(13.01%),种子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小(2.42%).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85.91%,其中第1主成分为"粒重因子",第2主成分为"单株产量因子",第3主成分为"生长量因子".通过研究确定了"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685.11%S565.9
- 相关文献
[1]辽西北构建农光互补新型农牧业发展模式建议与前景. 王慧新,吴占鹏. 2021
[2]香菇菌株出菇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董辉,尚晓冬,曹晖,张旬旬,刘瑞娜. 2012
[3]影响茭白产量和采收时间的因素分析. 陈建明,张珏锋,钟海英,李芳. 2016
[4]不同花期金花茶花的品质和产量比较. 黄颖桢,陈菁瑛,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邹福贤,张文晴. 2021
[5]若干香菇菌株出菇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董辉,尚晓冬,曹晖,彭兆旺,廖志敏. 2012
[6]连云港市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汤雪燕,赵统利,邵小斌,孙明伟,王江英,朱朋波. 2019
[7]遮荫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艳飞,李世峰,王继华,熊灿坤,宋杰,李树发. 2016
[8]油用牡丹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3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张加强,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谭晨. 2019
[9]辽宁地区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裴新辉,曲微. 2018
[10]油用紫斑牡丹栽培技术. 孔芬,贺欢,汤玲,王卫成. 2017
[11]贵州油用牡丹"凤丹"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付文苑,马超,杨丽娟. 2020
[12]油用牡丹丹皮提取液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 赵奇,郭运宏,齐红志,杨玉珍,李玉华,雷志华,杨宗渠. 2018
[13]贵州引种的油用牡丹根部HPLC指纹图谱与丹皮酚含量. 张涛,周景瑞,付文苑,马超,冉华光,杨丽娟. 2020
[14]对绵阳地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思考. 褚旭东,侯光辉. 2015
[15]油用牡丹在共和县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汤博,李卫文,储转南,崔广胜,彭星星,刘水,董玲. 2019
[16]3种除草剂对拉萨油用牡丹杂草的防治效果. 赵凡. 2017
[17]彭阳县发展油用牡丹经济林的可行性分析. 高秀芳,翟红霞,李玉莲. 2016
[18]西藏油用牡丹的生产和研究进展. 曾秀丽. 2016
[19]油用牡丹紫斑栽培技术. 秦爱红,吴国平,杨治科,陈彩锦,贾宝光. 2017
[20]辽宁省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裴新辉,曹锐,关柏莉,刘树彬,鲁娇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合成的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
作者:周弘峰;朱思颖;贺丹;刘丽莉;陈道宗;谭晨;张大为;严明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花青素;转录组;代谢组;叶色
-
观赏羽衣甘蓝红叶性状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谭晨;刘慧春;张加强;周江华;朱开元
关键词:羽衣甘蓝;红叶;花青素;转录组
-
体胚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花卉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雯婷;刘慧春;张加强;周江华;朱开元
关键词:体胚发生;分子调控机制;花卉
-
观赏羽衣甘蓝主要品种间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谭晨;刘慧春;张加强;周江华;朱开元
关键词: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SSR;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
-
我国观赏海棠抗逆性研究进展
作者: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张加强;谭晨
关键词:观赏海棠;抗逆性;抗寒性;抗旱性;耐高温;耐盐碱
-
油用牡丹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3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作者:张加强;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谭晨
关键词:油用牡丹;脂肪酸脱氢酶;密码子偏好性;聚类分析
-
金华地区10个江南牡丹观花及油用品种的SSR分析
作者:刘慧春;谭晨;张加强;周江华;朱开元
关键词:金华;江南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观花及油用;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