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蘖特性甘蔗品种生产力差异和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业赓

作者: 范业赓;丘立杭;陈荣发;周慧文;李燕娇;闫海锋;罗含敏;周忠凤;邓宇驰;吴建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分蘖;生产力差异;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3 年 25 卷 012 期

页码: 35-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不同分蘖力特性甘蔗品种的生产力差异及内在关联,为合理促进甘蔗分蘖及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提供参考,选用分蘖强的桂糖29号、分蘖中等的桂糖42号和分蘖弱的桂糖03-2112共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2年新植试验,测定不同甘蔗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探讨不同分蘖特性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因素,并分析它们在产量形成中的相互关系.2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的分蘖力与分蘖率成正比,强、中、弱品种间的分蘖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的有效茎数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分蘖力强的桂糖29号的有效茎数比分蘖力弱的桂糖03-2112多20 575条·hm-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通过甘蔗品质分析发现,分蘖强的桂糖29号和分蘖中等的桂糖42号的蔗糖分显著高于桂糖03-2112,这3个品种的主茎蔗糖分均高于分蘖茎,其中,2019年3个品种的主茎蔗糖分显著高于分蘖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甘蔗产量形成过程中,分蘖率和出苗率对产量的贡献是独立的;单位面积甘蔗有效茎数与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分蘖力品种的株高和茎径与分蘖率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分蘖率与蔗糖分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甘蔗产量形成过程中,品种的出苗和分蘖率没有内在关联,分蘖力强的甘蔗品种具有高分蘖率,促进分蘖成茎可以获得较多的有效茎数,但分蘖力中等和弱的品种在产量形成中具有明显的株高和茎径优势;可见,不同分蘖力的甘蔗品种可通过协调主苗和分蘖苗情况,综合重要产量性状的生长发育,形成合理的主茎和分蘖茎比例,从而实现甘蔗高产.该研究结果为构建健壮个体和高产群体、发挥甘蔗分蘖的生产力、实现稳产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6

[2]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3]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4]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付稀厚,吕端春,张文军. 2016

[5]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王萌萌,杨沈斌,江晓东,王应平,陈德,黄维,于庚康,石春林. 2016

[6]极度干旱区杂交谷子水分高效利用研究. 赵治海,冯小磊,史高雷,宋国亮,范光宇,王晓明,王峰. 2017

[7]优质香型粳稻绥粳4号精确定量氮肥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2

[8]高粱的分蘖发生与播期?肥力的关系研究. 李燕,顾蓉. 2016

[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付稀厚,边少锋. 2015

[10]江苏沿海地区光照控制秋菊花期技术研究初报. 顾闽峰,顾根宝,季芳芳,郭军,徐汉亿,吴昌军. 2002

[11]主要栽培因子对黔麦16分蘖成穗能力的影响效应分析. 王伟,何庆才,赵致. 2008

[12]分期播种插秧对水稻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苏玉安,王昌华,唐志强,蒋洪波,吕桂兰,李小宛. 2018

[13]长粒型优质粳稻新品种-辽星8号. 王德生. 2006

[14]CPPU处理对小麦分蘖影响的研究. 李娜,尹娜,牛祖彪,高居荣,王洪刚,封德顺. 2014

[15]高粱分蘖力与播期·肥力的关系. 李燕,顾蓉. 2016

[16]外源IAA对高粱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周宇飞,闫彤,张姣,王艺陶,王娜,吴奇,孙飞,许文娟,黄瑞冬. 2017

[17]TaPHR1基因对小麦苗期耐低磷特性的影响. 张超,李兴锋,鲍印广,王洪刚,童依平. 2014

[18]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与叶片生长动态及生产力的影响. 于应文,蒋文兰,徐震,冉繁军. 2002

[19]两系粳杂超稀插壮秧的分蘖成穗率初探. 王德正,王守海. 1997

[20]水稻生物学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沈学良,田光蕾,周元昌,王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