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昝逢刚

作者: 昝逢刚;吴转娣;曾淇;张惠云;李明芳;郑学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008-3464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137-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基于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区域进行检测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易测序、便于克隆目标片段等特点,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中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了建立适合荔枝的SRAP反应体系,对反应体系中的DNA模板、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诸因子的用量进行了探索,确立了适合荔枝的SRAP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40ng,Mg2+浓度2.5mmol/L,dNTP0.3mmol/L,引物5mmol/L,Taq DNA聚合酶1.0U。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min,反应前5个循环在94℃ 1 min、35℃ 1 min、72℃ 1 min的条件下运行;随后的35个循环退火温度提高到50℃;最后72℃延伸10min。利用该反应体系对荔枝10个不同品系进行SRAP反应,用5%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证实该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荔枝的分子标记研究。

分类号: S667.1

  • 相关文献

[1]桑树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林强,邱长玉,朱方容,赵卫国,陈小青,黄旭华,朱光书,李乙,曾燕蓉. 2010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荔枝果皮中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魏永赞,胡福初,秦永华,王惠聪,胡桂兵. 2010

[3]温郁金SRAP-PCR反应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王晓慧,吴亮,姜程曦. 2016

[4]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邹枚伶,夏志强,吉家敏,陈新,王海燕,曾长英,王文泉. 2009

[5]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6]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肖华山,吕柳新,陈志彤. 2007

[7]闽东北2003/2004年度冬季荔枝、龙眼冻害考察报告. 张辉,张伟光,蔡文华,林新坚,谢云妹. 2004

[8]荔枝果实采褐变的原因与控制. 邓义才. 1997

[9]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涂仕华. 2014

[10]荔枝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及不同比例钾、氮肥施用效应. 杨苞梅,姚丽贤,李国良,周昌敏,何兆桓. 2014

[11]钦州市荔枝生产经营效益情况调查分析. 李彦彦,玉富成,邓筱艳,刘冬梅,古雅良. 2016

[12]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13]不同方法提取荔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陈卫云,张名位,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廖森泰,张瑞芬,邓媛元,李武,张业辉. 2012

[14]不同钾氮配比对荔枝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耐贮性的影响. 杨苞梅,李国良,杨少海,何兆桓,周昌敏,姚丽贤. 2015

[15]半干型荔枝干玻璃化转变研究.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 2010

[16]沙头区迟熟荔枝品种新缘关系研究. 谭裕模. 1997

[17]荔枝和龙眼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综述). 彭宏祥,丁峰,李鸿莉,秦献泉,徐宁,何新华. 2012

[18]中国荔枝品种命名考辨——以妃子笑等荔枝品种为例. 王昇,李昕升. 2014

[19]福鼎荔枝、龙眼引种观察与思考. 张伟光,林新坚,张辉,谢云妹,伍圣棋. 2003

[20]基于两阶段聚类法的荔枝果实主要性状分析. 黄凤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