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压苗物理刺激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慧新
作者: 王慧新;苏君伟;颜景波;吴占鹏;蔡力夫;李楠;吴金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压苗;壮秧;增产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68-69
摘要: 借鉴国内小麦、谷子压苗生产实践经验和国外作物、植物接触刺激研究结果,探讨了花生压苗物理刺激的效应。结果表明,在花生花前花后用木滚轻压植株物理刺激植株,使株高变矮,枝多节密,花齐、针多,果多、果饱,重要的是缩短了果针与地面的距离,结果集中。一般认为,花生植株受到物理刺激后妨碍了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增加了乙烯的合成量,乙烯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抗逆能力,增加了荚果产量。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一年两熟地膜覆盖增产增效研究. 陆正明,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宋筱康,李正强. 2015
[2]绿野丹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简报. 钱久衍. 2006
[3]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4]芸乐收在花生上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刘宝传,徐兆春,徐德坤,公义,董娟华,徐劲松,李丽莉. 2018
[5]花生施用土地乐肥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志伟,康树立,孟祥波,于树涛,付春,荆建国,李振华,王军,胡廷会,王传堂. 2021
[6]花生连作土壤土层置换式深翻犁的设计与试验. 张宁宁,康建明,张春艳,王小瑜,彭强吉,张正,万书波. 2024
[7]连作花生异地换种增产原因分析. 孙鸿文. 2015
[8]多联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李晓芝,王占武,刘彦利. 2000
[9]花生异地换种增产原因分析. 孙鸿文. 2015
[10]白间黑地膜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隋启功,尹山云,马立平,刘炳福. 2005
[11]富硅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研究. 武伦福,简华强,李允中,柯玉诗,张壮塔,黄小红,肖参明,梁文兴,谢汝君. 1999
[12]花生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研究. 王海新,苏君伟,颜景波,赵艳,安玉明,阚洪江,李楠,王慧新. 2014
[13]赤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几种花生害虫的防效评价. 杨富军,曲明静,李晓,王绍伦,杜龙,高华援,陈小姝,刘海龙,李春雨. 2016
[14]花生花期喷施稀土试验示范报告. . 1999
[15]水稻旱育宽行增粒高产栽培的原理与潜力初探. 费槐林,章秀福,禹盛苗. 1997
[16]壮秧影响不同节氮水平下早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 陈金,涂田华,谢江,曾广初,李瑶,邱才飞,关贤交,邓国强,陈先茂,邵彩虹,徐明岗,彭春瑞. 2020
[17]寒地水稻旱育苗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焦占力. 2007
[18]钙镁磷肥. 陈尚谨. 1982
[19]寒地盐碱地水稻育壮秧技术. 谷维. 2008
[20]玉米栽培密度问题初探. 王宇菲,李平,付景昌.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和免疫学评价
作者:林海;涂飞;李楠;孙洋;姜博文;纪雪;刘军
关键词:表面展示技术;布鲁氏菌;BP26蛋白;细菌样颗粒疫苗
-
马蔺花器官表型特征及色素分析
作者:李楠;田小霞;毛培春;郑明利;孟林;云岚
关键词: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花器官;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色苷
-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朱旭;李楠;杨春明;禚绍刚;王梓钰;李毅丹;牛陆;贺红霞
关键词:特用大豆;吉青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展望
-
'秋月梨'采后生理特性与薄膜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作者:冯云霄;何近刚;程玉豆;李楠;王金萧;陈存坤;关军锋
关键词:‘秋月梨’;自发气调包装;乙烯吸收剂;1-甲基环丙烯;品质
-
LIPI-3和LIPI-4共存对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的影响
作者:钱瑞宣;李楠;康立超;马勋;刘彩霞;史唯地;寇丽君;任慧杰;祁亚涛;殷中科;刘璐;王静;王正荣;蒋建军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LIPI-3;LIPI-4;毒力;毒力基因
-
不同氮钾施肥量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婉豫;田丽波;王海新;孙继军;马青艳;徐贵军;李楠
关键词:氮钾施肥量;嫁接苦瓜;生长发育;产量
-
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嫁接苦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婉豫;田丽波;王海新;孙继军;马青艳;徐贵军;李楠
关键词:氮、钾肥施用量;嫁接苦瓜;生长发育;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