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秆突变体Xu1801的鉴定及其矮化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在兴
作者: 苏在兴;黄忠勤;高闰飞;朱雪成;王波;常勇;李小珊;丁震乾;易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矮秆突变;倒伏指数;赤霉素;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8 期
页码: 2133-2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徐麦35原种繁育过程中发现1株天然矮秆突变体,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该突变体株高性状稳定遗传,将其命名为Xu1801 (徐1801)。为研究Xu1801矮化原因,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倒伏指数分析、苗期赤霉素处理和矮秆相关基因检测。调查发现, Xu1801平均株高68.16 cm,较野生型徐麦35株高降低24.05%,其矮化效应表现为节间减少和各节间极显著缩短;其中,第5节间效应值最大,达44.16%。Xu1801的旗叶宽度、叶绿素含量、小穗密度极显著高于徐麦35,其他农艺性状与徐麦35差异较小。Xu1801产量达8604.17kghm–2,低于徐麦35;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徐麦35。Xu1801茎秆粗壮,各节间充实度较好,倒伏指数47.73,极显著低于徐麦35。GA3处理可知, Xu1801和徐麦35同属于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型种质。分子标记检测发现, Xu1801可能含有Rht-D1b、Rht4、Rht8、Rht9和Rht12等矮秆相关基因; WMC317 (Rht4)和BARC102 (Rht5)在Xu1801和徐麦35之间呈现出不同条带,其他标记扩增条带在两者之间较为一致。综上, Xu1801株高偏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和品质性状协调,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同时携带多个矮秆基因,可作为小麦株高遗传分析的种质资源。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航天诱变矮秆突变系SP_3代株高性状观察与分析. 李慧敏,赵明辉,赵凤梧. 2010
[2]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熊飞,张琛,刘建. 2013
[3]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定性定量研究. 胡卫国,曹廷杰,王西成,张玉娥,常萍,赵虹. 2018
[4]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胡卫国,张玉娥,赵虹,王西成,曹廷杰,曹颖妮,陈渝,杨剑. 2018
[5]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王新其,殷丽青,沈革志. 2002
[6]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7]施钾和叶面喷施赤霉素对春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金汕,贾永红,孙鹏,刘俊,帕日旦·买提库尔班,谢日排姆·艾柯木,石书兵. 2018
[8]赤霉素在小麦发育及胁迫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鹏,郭智慧,陈旭,郭良海,田宇兵,邸天梅,王富延. 2015
[9]超吸水树脂GS-HPAN抗旱保苗效果研究. 杨文静,卢明,王耀琴. 2009
[10]小麦矮秆圆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 陆燕,赵天祥,刘国祥,贾继增,孔秀英. 2014
[11]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王秀莉,姚颖垠,彭惠茹,张一,逯腊虎. 2009
[12]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崔淑佳,卢虹,崔雨,高居荣,王洪刚,李兴锋. 2015
[13]利用STS标记检测我国小麦推广品种的抗穗发芽基因型. 杨燕,王晓丽,刘世鑫,赵献林. 2013
[14]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Dx5+1Dy10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王静,刘东涛,冯国华,赵军海,陈荣振. 2010
[15]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1d共显性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 2008
[16]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1Dy10的分子检测. 刘东涛,陈荣振,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08
[17]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陈荣振,张会云,王静,贾辉辉. 2015
[18]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和分子标记分析. 王静,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张会云,马红勃. 2015
[19]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20]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22的SSR新标记. 韩建东,朱桂清,李伟华,曹远银.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坤;王波;张发国;吴晓;王睿;张峰;贾蓉;张红星;未丽;董礼;包爱科
关键词:荒漠化;光伏;植被恢复;治沙
-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淮北地区;气候;区域试验;农艺性状;演变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江苏省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及试点鉴别力分析
作者:李小珊;黄忠勤;刘红伟;苏在兴
关键词:糯玉米;试验点;GGE双标图;丰产性;适应性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在淫羊藿实验田施肥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解迎双;李建科;李晓蓉;王波;张淼;刘阿静;祁光增;雷春妮;白兴斌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土壤;有效磷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