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玉米表达的Cry1Ab、PAT和EPSPS蛋白对日本通草蛉幼虫的安全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欣欣
作者: 高欣欣;全玉东;王振营;白树雄;张天涛;何康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通草蛉;Cry1Ab/PAT/EPSPS蛋白;安全性评价;转基因玉米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663-6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表达的Cry1Ab、PAT和EPSPS蛋白对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幼虫生长发育的安全风险,通过将外源蛋白混入日本通草蛉人工饲料中的方法,以加入砷酸二氢钾(KH_2AsO_4)的饲料为阳性对照,研究了日本通草蛉幼虫取食后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日本通草蛉取食含Cry1Ab和EPSPS蛋白饲料的幼虫发育历期、茧期、结茧率、羽化率及成虫体重等生物学参数与取食正常饲料处理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取食含PAT蛋白饲料的幼虫发育历期和结茧率分别为10.7 d和96.6%,与取食正常饲料的对照11.1 d和89.9%差异显著,即饲料中添加PAT蛋白显著提高了幼虫的存活率和发育速率;取食含KH_2AsO_4饲料的日本通草蛉幼虫不能存活到茧期,说明KH_2AsO_4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ELISA检测结果表明,取食了分别添加有3种外源蛋白饲料的日本通草蛉幼虫体内可以检测到相应的Cry1Ab、EPSPS和PAT蛋白,含量分别为2 758.8~5 210.7、35 018.0~54 426.6、16.8~149.8 ng/g。表明转基因玉米所表达的Cry1Ab、EPSPS和PAT蛋白对日本通草蛉幼虫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分类号: S476.2`S513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抗矮花叶病玉米及其亲本生理特性的对比研究. 燕平梅,赵文婧,单树花,宋敏丽,孙毅. 2012
[2]多异瓢虫成虫对日本通草蛉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分子检测技术. 王冬梅,李彩虹,刘建. 2020
[3]一种半固体人工饲料连代饲养日本通草蛉幼虫. 李国平,马丽,封洪强,邱峰. 2010
[4]Cry1Ah蛋白对多异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安全性评价. 潘洪生,王冬梅,姜岩,阿克旦·吾外士,李号宾. 2022
[5]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日本通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影响. 刘中芳,封云涛,高越,郭晓君,张鹏九,范仁俊. 2016
[6]取食不同食物对日本通草蛉生长发育、繁殖和飞行能力的影响. 吴孔明. 2012
[7]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IE09S034种植对田间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刘新颖,王柏凤,周琳,冯树丹,宋新元. 2016
[8]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9]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柏凤,范春苗,尹俊琦,武奉慈,王大铭,宋新元. 2019
[10]蛋白质组学方法评估转基因抗虫玉米非预期效应. 郝文媛,李飞武,闫伟,李葱葱,郝东云,郭长虹. 2017
[11]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12-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张洵铭,崔彦泽,王柏凤,宋新元,王军. 2018
[12]转Bt-pta-bar基因玉米侧翼序列分析及特异性检测方法研究. 董立明,于维,李葱葱,张明,李飞武. 2013
[13]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CL38-1的草甘膦耐受性及杂草化风险评价. 王大铭,周琳,宋新元. 2016
[14]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 李向龙,张立全,张晓东. 2012
[15]利用玉米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PEDV中和表位抗原蛋白. 满坤,杨兵,薛静,覃湘婕,周宏专. 2014
[16]推进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思考. 沈平,章秋艳,林友华,李文龙,李昂,宋贵文. 2016
[17]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籽粒中转基因成分. 王颖,任志莹,陈芳芳. 2016
[18]盐胁迫对转TaNHX2基因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小丽,赵欣梅,张欢欢,董艳辉,孙毅. 2014
[19]转基因玉米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兰青阔,王永,赵新,朱珠,景海春,程奕. 2010
[20]基于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筛选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条件优化. 常利芳,白建荣,李锐,闫蕾,郝曜山,杨瑞娟,康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及其机械化应用现状分析
作者:李啸宇;高欣欣;张顺生;郭家文;刘高源;张天富
关键词:甘蔗产业;现状分析;机械化;建议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Cry类和Vip3Aa类Bt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和增效作用
作者: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Bt;Cry;Vip3Aa;亚洲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