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构建的季相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蕾
作者: 刘蕾;肖广敏;王凌;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谱系结构;随机性过程;确定性过程;群落构建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01 期
页码: 200-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设施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过程,采集设施番茄不同生长季(休耕、花期、果期)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群落谱系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生长季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之间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 AM 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均发生显著改变:相比于休耕期,番茄生育期(花期、果期)土壤中AM真菌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Pielou均匀度、谱系多样性(PD)和平均成对谱系距离(MPD)分别显著下降了42.82%~59.18%、43.25%~48.31%、17.46%~25.40%、57.14%~67.86%和50.00%;除球囊霉属相对多度显著增加,近明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相对多度均显著下降,原囊霉属相对多度先增加后降低.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休耕期基于物种组成和谱系组成的 AM 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差别于番茄生育期,但花期和果期之间差异不显著.谱系分析结果显示,休耕期净亲缘关系指数NRI = 0,表明AM真菌在谱系结构上是随机的,花期和果期NRI>0,表明谱系聚集,暗示了AM真菌群落构建由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的转变,中性群落模型(NCM)结果也支持该推断.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土壤 pH、养分(有机碳、全量氮磷钾和有效磷)、盐分含量以及土壤温湿度作为确定性因素显著影响 AM 真菌群落的季相变化.综上所述,设施生态系统高集约化生产方式促进了 AM 真菌群落构建从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转变,导致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对揭示设施蔬菜栽培条件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及其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有机肥对设施番茄土壤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的影响. 刘蕾,史建硕,张国印,郜静,李玭,任燕利,王丽英. 2023
[2]物种优先效应对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意义. 闫晓红,牛建明,李元恒,伊风艳,孙世贤,金轲,李西良. 2022
[3]钾肥对甘蔗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 张仲富,王禹童,艾静,刀静梅,李傲梅,邓军,吴建明,赵勇. 2025
[4]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孟祥霞,李敏,王幼珊,张美庆,郭玉梅. 2000
[5]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土传菌物病害抗性的研究进展. 高秀兵,陈娟,姚雍静,郭灿,王国华. 2010
[6]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7]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AMF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何跃军,吴春玉,何丙辉,丁贵杰,孙学广,高秀兵. 2016
[8]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祝文婷,陈为京,陈建爱,苗明升. 2013
[9]采煤沉陷地丛枝菌根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毕银丽,王瑾,孔维平,于淼,张晓燕. 2014
[10]大田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生长的影响. 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 2015
[11]贵州茶树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种属的形态特征. 邢丹,张爱民,李珍,陈娟,王振轩,涂逸洋,高秀兵. 2015
[12]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郭巧生,程俐陶,刘作易. 2010
[13]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稻秆分解的影响. 贾艳艳,杜小凤,施洪泉,高怀中,孔祥仕,顾大路,杨文飞,诸俊,王伟中. 2019
[14]菌根桑恢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探讨(英文). 邢丹,王震洪,张爱民,付文婷,韩世玉. 2014
[15]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高秀兵,陈娟,郭灿,姚雍静,赵志清. 2011
[16]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口”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马通,陈潇,金静,李敏,易晓华. 2016
[17]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2019
[18]新疆天然胡杨林和野生骆驼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初报. 王幼珊,陈理,张淑彬,柳妍妍. 2010
[19]分子标记在丛枝菌根研究中的应用. 孙向伟,王晓娟,张贵启,高飞翔,沈禹颖,金樑. 2009
[20]根瘤菌、丛枝菌根(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的分子机理. 王树和,王昶,王晓娟,金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作者:秦文利;张静;肖广敏;崔素倩;叶建勋;智健飞;张立锋;谢楠;冯伟;刘振宇;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关键词:毛叶苕子;施氮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
-
25个菠菜品种吸收累积镉的差异特征
作者:赵欧亚;王雪晴;刘蕾;肖广敏;孙世友;侯利敏;王策;王凌;茹淑华
关键词:菠菜;镉;吸收;累积;特征
-
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为例
作者:潘丽佳;陈丽莉;贾良良;王凌;窦菲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
基于CNKI的中国秸秆还田研究态势分析
作者:山楠;何艳洁;肖广敏;串丽敏;沈丽;冯占威;王一鸣
关键词:秸秆还田;可视化分析;CiteSpace;CNKI
-
滨海轻度盐碱苜蓿种植地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谭琦亓;刘礼博;刘蕾;刘振宇;刘忠宽;黄顶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苜蓿;微量元素;土层
-
秸秆长期还田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作者:崔钰爽;牛宏进;王美琦;陈晓波;李梦璐;孙世友;黄亚丽
关键词:长期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结构
-
黏土矿物与酸性化学物质复配添加剂对牛粪堆肥氮素损失的影响
作者:赵欧亚;王雪晴;徐万强;侯利敏;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王策;刘蕾;董景湘
关键词:牛粪;堆肥;复合添加剂;氨气排放;氮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