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剂环氧虫啶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和田间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宝生

作者: 刘宝生;张志春;谢霖;张谷丰;王利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环氧虫啶;烟碱类药剂;稻飞虱;作用活性,田间效果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155-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丰富稻飞虱控制药剂种类,延缓害虫对当前生产上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本文对由华东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进行了室内活性和田间控害效果研究。利用浸苗法比较了环氧虫啶与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等其它烟碱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作用活性,并评价了上述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种烟碱类药剂中,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活性以环氧虫啶最高,其次分别为烯啶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其中25%环氧虫啶可湿粉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显著高于烯啶虫胺,吡虫啉对褐飞虱的活性显著低于其它药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活性表现与对褐飞虱不同,几种药剂中吡虫啉活性最高,其次为噻虫嗪、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其中吡虫啉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3种药剂,噻虫嗪的活性显著高于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后两者活性相当。在田间以白背飞虱发生为主时进行了控害效果评价,发现环氧虫啶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田间控害效果不突出,和吡虫啉、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相当,其可作为一种防治褐飞虱的轮换药剂。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设施大棚辣椒蚜虫对烟碱类药剂的敏感性. 徐广春,孙亚萍,徐德进,许小龙,顾中言. 2016

[2]环氧虫啶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张月亮,安国顺,刘宝生,侍甜,方继朝. 2021

[3]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 安静杰,李耀发,党志红,彭建红,高占林,潘文亮. 2016

[4]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表观安全性评价. 刘萍,张芝平,施顺发,袁永达,王冬生. 2014

[5]稻田生态系统中稻飞虱及其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研究. 陈洪凡,陈琼,黄水金,黄建华. 2014

[6]5%吡虫啉乳油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程英,金剑雪,李忠英,李凤良. 2008

[7]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8]不同氮素水平对晚稻拟环纹豹蛛及稻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周学其,张玉烛. 2014

[9]水稻稻飞虱迁飞的研究进展. 肖晶晶,金志凤,徐红星,李仁忠. 2013

[10]镇籼232的抗飞虱特性与育种利用. 曾生元,龚红兵,李闯,林添资,景德道,盛生兰. 2013

[11]1.1%阿·楝悬浮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 张灿宏,韩方胜. 2008

[12]抗虫材料为主体的集成技术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 李洁,王梁全,徐雪亮,杨芝,姚英娟,杨长举,华红霞. 2011

[13]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束兆林,姚克兵,杨红福,庄义庆. 2016

[14]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 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 2013

[15]新型杀虫剂吡嗪酮对稻飞虱生物活性及防治效果. 肖英方,顾正远. 1999

[16]重庆市秀山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陈仕高,石登贵,谢雪梅,蒲正国,刘光杰. 2003

[17]稻飞虱暴发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 翟保平,周国辉,陶小荣,陈晓,沈慧梅. 2011

[18]70%噻虫嗪WS对水稻壮苗及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付佑胜,赵桂东,刘伟中. 2012

[19]氯虫腈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 赵学平,冯克强. 1998

[20]稻飞虱灾变和治理研究透析. 吕进,祝增荣,娄永根,程家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