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莹莹

作者: 杜莹莹;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杨子博;张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功能基因;KASP标记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79-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江苏淮北麦区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组成,利用高通量KASP标记技术对江苏淮北麦区74份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病虫性以及抗穗发芽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相关基因中, TaSus1-7B、 TaSus2-2A、 TaGS3-D1、 TGW6-A1、 TaGW2-6A、 TaCwi-A1、 TaCWI-4A和 TaCWI-5D的高粒重等位变异占供试材料的60%以上,分布频率分别为94.59%、75.68%、90.54%、100%、98.65%、86.49%、82.43%和100%。品质性状相关基因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WM-GS)基因 Glu-A1、Glu-B1和Glu-D1的优异亚基分布频率分别为82.43%、2.70%和47.30%;非1B/1R易位的分布频率为31.08%;非糯质等位变异 Wx-B1a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均能检测到,而高蛋白质含量等位变异 Gpc-B1(+)在供试材料中均未检测到;籽粒硬度基因Pina-D1、 Pinb-D1和 Pinb2-V2的硬度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分别为1.35%、63.51%和25.68%;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 TaPpo2-2D的低活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为18.92%,而 TaPpo2-2A低活性等位变异在供试材料中均未检测到;黄色素含量基因 TaPsy-A1、 TaPsy-B1、 TaPsy-D1、 TaPds-B1、 TaLyc-B1、 TaZds-A1和 TaZds-D1的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分别为36.49%、62.16%、93.24%、44.59%、83.78%、16.20%和100%。抗赤霉病基因中,苏麦3号 Fhb1基因型和UMN10 Fhb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5%和2.70%;抗条锈病基因 Yr15的分布频率为4.05%;抗叶锈病基因 Lr14a和Lr68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7.03%和40.54%;抗禾谷孢囊线虫病基因 Cre8的分布频率为39.19%。抗穗发芽基因中, TaPHS1、 TaMFT-A1、 TaVP1-B1和 TaSdr-B1的抗穗发芽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57%、31.08%、67.57%和12.16%。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旱地小麦区试品系中抗旱高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高洁,王富延,宋国琦,孔淑鑫,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李根英,刘鹏,李玮. 2024

[2]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哈力旦·依克热木,刘娜,刘联正,周安定,曹俊梅,张新忠. 2024

[3]云南小麦品种(系)锈病和赤霉病抗性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王志伟,王志龙,乔祥梅,杨金华,程加省,程耿,于亚雄. 2020

[4]云南小麦品种(系)株高和粒重相关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王志伟,王志龙,乔祥梅,杨金华,程加省,程耿,于亚雄. 2020

[5]对120份小麦品种性状基因KASP标记检测的相关分析.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6]宁麦9号/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姜朋,张旭,吴磊,何漪,张平平,马鸿翔,孔令让. 2021

[7]宁麦9号与扬麦158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解析. 姜朋,何漪,张旭,吴磊,张平平,马鸿翔. 2020

[8]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PHR1参与调控每穗小穗数. 张逸宁,张艳菲,汪敏,王景一,李龙,李超男,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2023

[9]Fhb1基因不同等位变异在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 韩小东,张荣志,宋国琦,李玮,李玉莲,张淑娟,高洁,陈明丽,李根英. 2018

[10]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李玮,宋国琦,张迎迎,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高洁,李根英. 2024

[11]小麦烯醇化酶基因TaENO1-5B在多种环境下对株高与穗粒数的调控. 张紫慧,张艳菲,李龙,李超男,王景一,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2024

[12]我国部分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及基因型分析. 权威,马锦绣,华正蓉,左静红,王伟伟,王俊稳,张立平,庞斌双,赵昌平. 2023

[13]小麦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张泽源,李玥,赵文莎,顾晶晶,张傲琰,张海龙,宋鹏博,吴建辉,张传量,宋全昊,简俊涛,孙道杰,王兴荣. 2023

[14]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IV.小麦相关分子标记.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 2015

[15]小麦相关功能基因的全基因组电子定位及基因注释. 王长彪,韩斌,刘江,崔婷,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丽,唐朝晖. 2016

[16]转Bc/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吴成君,任贤,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 2005

[17]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Ⅱ.与小麦品质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18]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Ⅲ.与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19]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杨剑,王岩,胡卫国,张玉娥,王西成,曹廷杰. 2024

[20]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Ⅰ.与小麦抗逆性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