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珊
作者: 王丽珊;张建国;于滔;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王成波;段雅娟;欧英卓;赵晴;刘长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分子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24 期
页码: 8-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分类号: S210.3020
- 相关文献
[1]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QTL分析. 张红梅,李海朝,自翔,顾和平,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陈新,卢为国. 2015
[2]小麦籽粒发芽对品质的影响. 张艳,王德森,张勇,李辉,陈孝. 2006
[3]青稞籽粒表型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小强,徐齐君,曾兴权,羊海珍. 2024
[4]饲用大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郭呈宇,房永雨,伊风艳,史志丹,乔慧蕾,刘芳,赵和平,朱林飞,丁海君. 2024
[5]玉米开花期耐热性机理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李余良,胡建广,刘建华,郑锦荣. 2011
[6]亚麻主要农艺与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高凤云,斯钦巴特尔,张辉,伊六喜,侯建华,周宇. 2018
[7]开花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王英,程立锐,冷建田,吴存祥,侯文胜,韩天富. 2010
[8]重组自交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夏秀忠,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阎勇. 2019
[9]陆地棉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QTL定位. 齐海坤,严根土,王宁,张亚林,黄群. 2019
[10]九育27玉米及其种植要点. 张岩,赵华. 2007
[11]关于影响玉米籽粒容重的栽培技术研究. 刘海天,马晶,刘武仁. 2016
[12]玉米籽粒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石海波,王云生,冯勇,高聚林,白海,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黄灵忠,姜丽丽. 2015
[13]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建成的关系. 谷岩,王振民,何文安,梁烜赫,吴春胜. 2010
[14]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15]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研究进展. 李淑芳,张春宵,路明,刘文国,李晓辉. 2014
[16]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 2014
[17]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败育的形态解剖观察. 罗瑶年,刘玉敬,高学曾,王忠孝,许金芳. 1988
[18]我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李少昆. 2017
[19]玉米3个籽粒性状的遗传研究. 魏良明,曹丽茹,郭书磊,张前进,张新,郭金生,王振华,鲁晓民. 2023
[20]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及灌浆动态变化研究.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翟广谦,陈永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音乐对赣南香猪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建国;周泉勇;熊平文;柯尝玲;刘晨龙
关键词:音乐;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
大豆主要饲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王传之;崔卫东;任海龙;夏明阳;曾仕晓;张建国
关键词:全株大豆;QTL;生物产量;相对饲用价值
-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方法
作者:胡诗钦;顾怀应;郭龙彪;郝芷圻;刘长华;孟丽君
关键词:盐碱地利用;生物修复;耐盐植物;微生物
-
比浊法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张青;辛银平;赵晴;王猛;秦一浪;胡峰;李国强
关键词:比浊法;土壤;速效钾;快速检测
-
水稻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晴;欧英卓;胡诗钦;周宇阳;郭龙彪;郝芷圻;孟丽君;刘长华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耐盐基因;离子平衡;信号通路
-
氯酸盐在水稻硝态氮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欧英卓;赵晴;顾怀应;周宇阳;刘长华;孟丽君
关键词:水稻;硝态氮;氯酸盐;氮利用效率
-
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与演化趋势推断
作者:罗晗睿;王罗云;张建国;曾艳飞
关键词: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DNA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