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下基于东北水稻高产和钾素平衡的钾肥用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云鹏

作者: 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张磊;王立春;徐新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钾肥用量;水稻产量;钾素利用效率;土壤钾;钾素平衡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5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东北稻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2019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吉林省前郭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6个钾肥用量(K2O)处理,分别为0 (K0)、30 (K30)、60 (K60)、90 (K90)、120 (K120)和150 kg/hm2 (K150),水稻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植株钾含量及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并计算作物钾积累量、钾素利用效率和土壤-作物系统的钾素表观平衡状况.[结果]施钾可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不施钾相比,平均增幅依次为7.6%~14.5%、6.3%~10.9%,以K60和K90处理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不同施钾处理间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差异.钾素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K60、K90、K120和K150处理0-40 cm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高于K0和K30处理,全钾含量6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K90、K120和K150处理0-40 cm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在5年试验中,K0和K30处理土壤钾素表观平衡均表现为亏缺,K60处理农田钾素投入量和输出量基本平衡,当钾肥用量增加至90 kg/hm2以上,农田钾素表观平衡呈现盈余状态,并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盈余率与钾肥用量、籽粒产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钾素利用效率分别进行拟合得出,当盈余率为0时,钾肥用量为53.1 kg/hm2,籽粒产量为10035 kg/hm2,0-20和2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03.04和91.56 mg/kg,钾素表观回收率为40.4%,钾素农学利用率为21.2 kg/kg,钾素偏生产力为202.2 kg/kg.[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钾肥对水稻依然有明显增产效果.年施K2O 30 kg/hm2,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年施K2O 6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且土壤钾素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处于稳定状态;年施K2O超过90 kg/hm2后,虽然钾盈余量增加,但对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没有进一步增加的效果,水稻产量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以理论盈余率为0时钾肥用量的95%为置信区间,钾肥用量在50~56 kg/hm2范围内既可保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又可维持土壤供钾能力,可作为东北稻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推荐用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栽培方式与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段玉,张君,范霞,李书田,梁俊梅,安昊,张婷婷. 2020

[2]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土壤钾的盈亏影响. 孙克刚,杨占平,王英,吕爱英,李冬花. 2002

[3]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循环特征及秸秆还田与施钾肥的影响. 刘荣乐,金继运,吴荣贵,梁鸣早. 2000

[4]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 Ⅱ.主要作物的钾肥增产效果. 刘荣乐,金继运,吴荣贵,梁鸣早. 2000

[5]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Ⅰ.主要种植制下的土壤钾素平衡与调控. 刘荣乐,金继运,吴荣贵,梁鸣早. 1999

[6]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Ⅱ.主要作物的钾肥?…. 刘荣乐,金继运. 2000

[7]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Ⅱ.主要作物的钾肥增产效果. 刘荣乐,金继运,吴荣贵,梁鸣早. 2000

[8]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循环特征及秸秆还田与施 …. 刘荣乐,金继运. 2000

[9]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孙志祥,韩上,武际,李敏,王慧,程文龙,唐杉,朱林. 2020

[10]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 2012

[11]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谢佳贵,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王立春. 2014

[12]麦稻两季秸秆还田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 杨美英,刘建,魏亚凤,李波. 2011

[13]中亚热带稻田不同耕作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夏桂龙,刘金花. 2015

[14]秸秆还田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王会斌,杨滨齐,刘越,庄海,白武星,胡平,刘汝亮. 2014

[15]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 滕晓龙,邓伟明,孙毛毛,柳开楼,李亚贞. 2014

[16]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罗佳,卢信,刘宇锋,刘丽珠. 2016

[17]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纪雄辉,田发祥,吴家梅,刘昭兵,彭华,张振兴. 2016

[18]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武际,王静,胡鹏,李立胜,桑亚松,李红梅. 2009

[19]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20]不同调理剂组合对浙江红壤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