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时羽

作者: 时羽;闫昊;陈玉波;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韩康顺;李彦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菰;远缘杂交;恢复系;选育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8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北方粳稻品种通35与野生禾本科植物菰进行远缘杂交,自D_2世代开始出现变异株,杂交后代分离明显,经人工选择获得了若干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新材料;通过恢复力鉴定,筛选到了1份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稳定遗传变异系TH1,TH1与BT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6A的测交F_1代植株结实率达到了90.3%,与通禾830A、通禾832A和通禾857A的测交F_1代结实率分别为86.2%、84.5%和56.7%,表明稻/菰远缘杂交能创制出BT型粳稻恢复系。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2]高配合力恢复系R894的选育及应用. 伍祥,陈文强,石邦志,周乐良,王丽丽,张上都. 2011

[3]重穗型水稻恢复系黔恢35的选育及应用. 张大双,彭强,吴建强,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李佳丽,朱速松. 2019

[4]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黔恢785的选育与应用. 甘雨,黄宗洪,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4

[5]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惠,杨占烈,甘雨. 2011

[6]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惠,郭惠. 2013

[7]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的选育与利用. 张安宁,李明寿,王飞名,刘国兰,余新桥. 2013

[8]优质水稻恢复系R12的选育. . 2009

[9]高配合力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602的选育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8

[10]籼型水稻恢复系镇恢134的选育及应用. 龚红兵,杜灿灿,胡庆峰,曾生元,李闯,周义文,孙立亭,钱华飞,余波,景德道,林添资. 2022

[11]优质籼粳交水稻恢复系Q恢108的选育与应用. 李贤勇,何永歆,李顺武,王楚桃,黄中伦,钟世良,陈世全,杨勋毅. 2007

[12]优质不育系泰丰A系列杂交组合的恢复系选育. 涂诗航,周鹏,郑轶,张水金,董瑞霞,王洪飞,王晓方,游晴如,黄庭旭,郑家团. 2018

[13]籼型水稻恢复系广恢305的选育及利用. 李曙光,王福军,梁世胡,顾海永,罗文永,曹华盛,陈国荣,何高,李传国,张其文. 2021

[14]杂交水稻重粒恢复系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杨占烈,伍祥,甘雨,向关伦,陈文强,石邦志,郭慧,黄宗洪,潘建慧. 2019

[15]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恢复系泸恢107的选育与应用. 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蒋鹏,朱永川,徐富贤,熊洪,杨莉. 2023

[16]长粒、抗病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076的选育与应用. 陈丽萍,谢鸿光,吴方喜,罗曦,朱永生,郑燕梅,林强,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0

[17]优质水稻恢复系香5的选育与应用. 徐得泽,刘凯,蔡海亚,游艾青. 2016

[18]杂交水稻恢复系Q431选育及其组合金优431优异性分析. 周乐良,汤鸿钧,伍祥,刘芝妹,余德涛. 2005

[19]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绵优5240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袁小珍,陈小龙,刘兴义,付唯,李耘. 2011

[20]水稻优质恢复系宜恢1108的选育与应用. 林纲,赵德明,杨从金,张杰,廖宗永,陈家彬,涂国秀.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