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桂霞

作者: 邹桂霞;李霜丹;丛子健;曹锐;孙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抽穗期;热胁迫;冬小麦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ISSN: 1673-5366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12-13+18

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对美国大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区位于德克萨斯州中北部、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冬小麦产量资料来自美国农业部,气象资料来自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虽然从有记录的第1年到1980年,各区的粮食产量都逐年增加,但从1990年以来,德克萨斯州中北部5 a滑动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俄克拉荷马州的也略有下降,堪萨斯州逐年递增,内布拉斯加州、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的平均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各区的年平均气温持续升高,但北部比南部升温幅度大,哈尔科夫(冬小麦新品种)抽穗期在布什兰为每10 a提前1.6 d,在奇立科西为0.6 d。由于生育期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灌浆期短可能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但产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气温的升高降低了越冬死亡率,本研究表明,气温的升高不利于美国大平原南方地区的冬小麦生产,而对大平原北部地区有利。

分类号: S512.11`S162.53

  • 相关文献

[1]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耐热性比较研究.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岳俊芹,张德奇,杨程,秦峰. 2019

[2]抽穗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杨宝斌,王利书,贾艳辉,刘淙琮,武海霞. 2020

[3]冬小麦抽穗期长势遥感监测的初步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4]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杨金钰,汪玉河,巴吾东,艾斯图拉,马雪琴. 2009

[5]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6]免耕与秸秆覆盖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涛,冯福学,车宗贤,俄胜哲. 2020

[7]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稳产技术研究. 金亚征,谢瑞芝,李少昆,冯聚凯,于青,高世菊. 2008

[8]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种植冬小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雷金银,吴发启,李健宏,曹伟鹏,班乃荣. 2010

[9]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孔令安,冯波,张宾. 2008

[10]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2009

[11]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冯浩. 2017

[12]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刘爱荣,陈双臣,王淼博,王凤华,贺超兴. 2010

[13]热胁迫下萝卜干物质形成特性研究. 冉茂林,邹明华,范世祥,刘明先. 2006

[14]中国南瓜CmHSP7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敏氡,王彬,朱海生,温庆放. 2019

[15]茄果类蔬菜热胁迫及耐热性研究进展. 余楚英,尹延旭,王飞,李宁,高升华,Juntawong Niran,吴君,焦春海,姚明华. 2021

[16]玉米GAT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王延召,周波,韩小花,黄保,鲁晓民,程军玲,王淑凤,聂利红. 2020

[17]热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徐海,宋波,顾宗福,毕研飞,魏斌. 2020

[18]热胁迫对豌豆生理的影响. 田学军,罗谦,赵洪木,曾钦薇. 2008

[19]作物耐热生理基础与基因发掘研究进展. 吴昊,李燕敏,谢传晓. 2018

[20]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sBBX24响应热胁迫的研究. 骆鹰,谢旻,王伟平,黎妮,饶力群,汪启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