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抗源筛选及抗源分布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祥羽

作者: 李祥羽;孙连发;陈立君;宋凤英;赵远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抗病性鉴定;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9 年 2009 卷 03 期

页码: 50-5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 C.f.sp.tritici Marshsl)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通过对359份小麦材料进行白粉病鉴定,筛选出抗白粉病或对白粉病免疫的人工合成小麦材料6份、小麦稀有种21份,推广品种1份。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春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 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陈利,沈煜洋,孔德鹏,高海峰. 2020

[2]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抗病性鉴定. 陈尚安,董玉琛,周荣华,王剑雄. 1990

[3]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国跃,李立会. 2006

[4]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国跃,李立会. 2005

[5]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对叶部根腐病(H.sativum)的抗性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孙连发. 2002

[6]CIMMYT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的HMW-GS和LMW-GS组成及其对面筋品质的影响. 穆培源,刘丽,陈锋,夏先春,张艳,王德森,何中虎. 2008

[7]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杨武云,吴元奇,曾云超,李朝苏,邹裕春,陈放. 2008

[8]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对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2的抗性表现. 杨武云,曾云超,李朝苏,彭云良,邹裕春,陈放. 2007

[9]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10]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重组近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英文). 曾云超,杨武云,邹裕春,陈放. 2007

[11]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朱华忠,李朝苏,黄钢,余秀芳,陈放,杨武云. 2007

[12]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13]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 杨武云,魏会廷,李朝苏,李俊. 2010

[14]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 魏学宁,任丽娟,张淼,张巧凤,刘欣,周淼平,马鸿翔,吴继中,马翎健. 2015

[15]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 屈国胜,杨武云. 2008

[16]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衍生群体的PPO基因分析. 刘世贵,李俊,杨武云. 2006

[17]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 杨武云. 2008

[18]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武云. 2008

[19]腈菌唑与三唑酮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研究. 庄占兴,葛尧伦,贾学杰. 2000

[20]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付佑胜,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