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研究初报(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宏生

作者: 李宏生;丁明亮;顾坚;田玉仙;赵红;吴绍柱;杨素梅;杨和仙;李绍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遗传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09 期

页码: 1930-1932+1938

摘要: 不育系的柱头外露是提高小麦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子之一。该研究以高柱头外露率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K239S与低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K92S杂交构建DH群体,对亲本、正反交F1和DH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结果正反交F1柱头外露率差异不显著,表明柱头外露受细胞核基因控制;DH群体低柱头外露率与高柱头外露率的分离比符合3∶1,推测该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由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研究初报. 李宏生,丁明亮,顾坚,田玉仙,赵红,吴绍柱,杨素梅,杨和仙,李绍祥. 2014

[2]适于高原气候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顾坚,杨木军,田玉仙,李绍祥,周金生,刘琨,杨和仙,李政芳,石星程,杨寿春. 2002

[3]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田玉仙,李宏生,顾坚,杨木军,赵红. 2012

[4]适于高原气修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顾坚,石星程. 2002

[5]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开颖和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对异交结实能力的影响. 杨卫兵,高建刚,孙辉,梁玉龙,张风廷,赵昌平,秦志列. 2022

[6]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研究进展. 杨木军,顾坚,田玉仙,李绍祥,刘琨,杨和仙,周金生. 2003

[7]三元能量导入冬小麦幼龄种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朱保本,孙琦. 1995

[8]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利华,许梅芬. 1997

[9]小麦HMW-GS的命名、遗传及对品质的贡献. 郑威,刘卫平,汪盛松. 2013

[10]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董建力,白海波,赵朋,吕学莲,朱永兴,李树华,王中华. 2015

[11]小麦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杨海峰,李小燕,徐向阳,蔡岳,朱俊刚,孙黛珍. 2009

[12]小麦抗病新材料S42抗赤霉病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13]茎尖转化法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特性分析. 董福双,刘永伟,吕孟雨,周硕,杨帆. 2018

[14]春小麦优质亚基构成及遗传规律的研究. 邵立刚,马勇,李长辉,王岩,高风梅,迟永芹,车京玉,孙继英. 2005

[15]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 2012

[16]小麦抗旱性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的分析. 卫宗,乔蕊清. 1997

[17]小麦碱水保持力的遗传分析. 张平平,姚金保,马庆,马鸿翔. 2009

[18]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2007

[19]普通小麦“兰考90(6)”品系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王映红,周益林,段霞瑜,沈天民. 2006

[20]黑胚发生及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建军,赵振东.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