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点时刻与逐日平均气温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瑞江

作者: 魏瑞江;王鑫;康西言;刘布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度适宜度;评价模型;小时尺度;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58-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精细评价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以河北省夏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为例,基于温度适宜度模型,比较分析逐小时整点时刻的温度和逐日平均温度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2015-2020年肥乡、栾城和涿州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6个年度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两者逐日差值≥0.6、≥0.5、≥0.4、≥0.3、≥0.2、≥0.1和≥0.01的占比依次为0.05%、0.6%、2.1%、6.9%、23.8%、62.4%和96.3%,3个站中两者差值的变异系数>100%、10%~100%、<10%的占比依次为0.2%、50.0%和49.8%,50.2%差值样本存在中等或较大程度的差异.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差值与温度日较差呈正相关,若日较差小于12.5℃,则两者差值有80.1%的样本低于0.2;若日较差小于8.4℃,则两者差值样本中有34.6%在0.1以内.连续高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均能反映高温的影响,检验结果一致性为91.7%;连续低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能反映低温的影响,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则不能,两者一致性仅30.0%.

分类号: S51

  • 相关文献

[1]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例. 王莹,沈建新,王怀明. 2014

[2]基于GIS的庄浪县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朱海媛,陈英,郭天文,吴永斌,张立功,赵振刚,董博. 2011

[3]雪灾对草地畜牧业影响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 刘兴元,梁天刚,郭正刚. 2004

[4]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 刘丽红,李瑾. 2015

[5]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评价信息的数据融合技术. 高荣华,顾静秋,李庆学. 2014

[6]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 2013

[7]编码金属标签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苗种标记的效果. 徐永江,柳学周,张凯,蓝功岗,史宝. 2017

[8]海洋藻类来源ACE IPs的酶法制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陈胜军,蔡苗苗,杨贤庆,杨少玲,李春生. 2019

[9]小麦面粉蛋白质量评价模型构建及蛋白质量再评价. 晁岳恩. 2022

[10]基于主成分和响应面分析三种改良剂对发酵玉米面条品质的影响. 张珊,任传英,程建军,王帅. 2024

[11]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赵有益,龙瑞军,林慧龙,任继周. 2008

[12]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2022

[13]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石狮市为例. 刘明香,林怡,刘晖,杨华铿,翁伯琦. 2013

[14]基于TOPSIS的区域农业节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崔宁博,张振平,楼豫红,龚道枝,刘晓志. 2016

[15]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 刘红梅,修伟明,杨殿林. 2007

[16]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加工适宜性研究. 王丽,刘红芝,刘丽,石爱民,胡晖,杨颖,王强. 2016

[17]影响消费者对‘富士’苹果品质主观评价的因素分析及评价模型建立. 张军科,李兴亮,李民吉,周贝贝,张强,魏钦平. 2017

[18]梨品种需冷量评价模式.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3

[19]糯玉米食味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程玉静,王小秋,葛礼姣,仇亮,翟彩娇,宋旭东,张振良,王系艨. 2024

[20]层次分析法在森林资源资产社会价值评价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为例. 姜鹏,郝利,周连第.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