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须对禽Ⅰ型副黏病毒疫苗的增强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珍

作者: 陈珍;张炎达;施少华;黄翠琴;潘慧青;杨荣平;赵齐;刘荣昌;黄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太子参须;禽Ⅰ型副黏病毒;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杂志

ISSN: 0529-6005

年卷期: 2022 年 58 卷 09 期

页码: 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剂型太子参须对禽I型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240只4日龄雏番鸭随机分成3个太子参须试验组(太子参须针剂组、太子参须颗粒组、太子参须提取干粉组)和未给药免疫组,除未给药免疫组外,其他组按每天每只鸭0.5 mL或0.5 g口服给药,连用7 d。7日龄时,各组番鸭均颈背部皮下注射禽I型副黏病毒灭活疫苗,于不同时间点进行体重测定、抗体检测、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结果显示,与未给药免疫组相比,各太子参须试验组免疫21 d后的体重显著升高(P<0.05),且太子参须提取干粉组至免疫后35 d仍最优;免疫后14、21、28 d和35 d,太子参须提取干粉组的抗体水平显著提升(P<0.05);免疫后5 d和7 d,各太子参须试验组番鸭平均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至免疫后21 d,太子参须针剂组番鸭平均胸腺指数仍显著增高(P<0.05);免疫后5、7、14 d和21 d,太子参须提取干粉组番鸭的平均脾脏指数和平均法氏囊指数均显著增高(P<0.05)。结果表明,太子参须提取干粉组对禽I型副黏病毒番鸭体重、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有显著促进作用。本试验为太子参须制剂对禽I型副黏病毒疫苗的增强效果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853.7

  • 相关文献

[1]中药成分复方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IFN-γ和IL-10的mRNA表达以及兔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杨龙圣,胡元亮,薛家宾,王芳,王德云,徐为中. 2008

[2]禽Ⅰ型副黏病毒不同禽源株P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特征分析. 钟登科,魏建超,黄兵,于可响,张训海. 2010

[3]不同禽源的禽Ⅰ型副黏病毒株毒力、免疫原性及抗原相关性研究. 梁华丽,华炯钢,徐辉,何永强,刘光清,李双茂,云涛,倪征. 2008

[4]检测鸡慢性呼吸道病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 黄金海,王英珍,肖锡治,张健,鄢明华. 2000

[5]黄芪多糖佐剂对大菱鲆五联疫苗免疫增效作用. 邓楠楠,王印庚,张正,曲江波,廖梅杰,张辰仓,王忠华. 2012

[6]兔出血症病毒体内分布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金明兰,侯继波,郑其升,朱战波,金宁一. 2010

[7]优化ApoB抗原免疫剂量提高抗体产生的效果. 徐志伟,徐一然,陈永霞,刘伟忠,徐小波,于建宁. 2018

[8]免疫增强剂提高禽用多联疫苗在蛋鸡的免疫效力. 陆吉虎,张雪花,梅梅,侯继波,唐应华. 2018

[9]鸭坦布苏病毒冻干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王红琳,卢琴,罗青平,张蓉蓉,温国元,商雨,邵华斌. 2021

[10]山西省赛鸽新城疫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李婷婷,丁树荣,刘华栋,陆冰洋,唐娟,王彩先. 2020

[11]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研究(Ⅲ)-疫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 王红琳,杨峻,邵华斌,温国元,艾地云,罗玲,罗青平,张蓉蓉. 2008

[12]VA5免疫增强剂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免疫效力及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陆吉虎,唐应华,朱亚露,张雪花,毕志香,刘岳龙,胡祥克,董祥超,王振,李为坤,滕姣,于漾,梅梅. 2020

[13]复方中药偶蹄康对奶牛口蹄疫疫苗抗体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艳,彭文静,辛蕊华,郑继方,梁歌,罗永江. 2017

[14]日粮维生素水平对生长期蛋鸡影响的研究. 张桂芝,黄保华,石天虹,刘瑞亭,高秀苹,井庆川,殷若新,刘雪兰. 2001

[15]鸡新城疫-减蛋综合征蜂胶佐剂灭活二联苗的研究. 邱昌庆,高双娣,李英才,陈桂华,师永玉,周继章,董恩娜. 1996

[16]肠道病毒71 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谢维欣,武建明,李杰,方永志,王洪梅,何洪彬. 2013

[17]O型口蹄疫抗体金标试纸盒检测免疫动物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关系. 祁光宇,任维维,智晓莹,刘西兰,张军,王宇,梁仲,蒋韬. 2011

[18]不同新城疫疫苗和免疫途径对鸡新城疫HI抗体的影响. 赵瑞宏,张丹俊,潘孝成,詹凯,许月英,程宝艳. 2009

[19]山西地区鸡群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状况调查. 刘华栋,詹丽娥,陆冰洋,王彩先,唐娟,詹海杰. 2014

[20]鸡用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对IBD等4种疫苗的免疫增效试验. 王超英,柳纪省,白银梅,方玉萍,李宝玉.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