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配比和种植密度对单雌性工业大麻籽糠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孟璧

作者: 郭孟璧;杨若菡;杨明;郑建芬;牛龙江;木丽海;张园;陈璇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麻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汉晟丰工业大麻种植有限公司;永胜三可口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单雌性工业大麻;雌雄配比;种植密度;籽糠生产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06-112

摘要: 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 420、15 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种植密度越大,麻籽、麻糠、麻秆及大麻二酚(CBD)理论产量越高;在最大种植密度15 630株/hm~2下,20%雄株率下的麻籽、麻糠、麻秆及CBD理论产量均高于10%和30%雄株率的产量,其麻籽产量为5738.02 kg/hm~2,麻糠产量为6087.14 kg/hm~2,麻秆产量为9396.35 kg/hm~2,CBD理论产量127.58 kg/hm~2。在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籽糠生产实践中,建议配置花期一致的20%左右雄株,保证授粉充足,实现麻籽和麻糠丰产。

分类号: S563.3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态因子对黄鳝产卵率的影响. 段国庆,江河,胡王,凌俊,胡玉婷,潘庭双,陈红莲. 2014

[2]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和青贮对苏丹草的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郭丽红,刘美,张晓燕,王云. 2006

[3]种植密度对高粱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光华,马英慧,周紫阳,王江红. 2016

[4]青海高原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兰天15号种植密度与适生性研究. 姚有华,谢德庆,叶景秀. 2015

[5]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6]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7]种植密度对高梁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光华,马英慧,周紫阳,王江红. 2016

[8]施肥、密度对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 魏云山,高聚林,敖雪,丁素荣,张晓荣,李峰. 2014

[9]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0]栽插密度和穴栽苗数对安丰A繁殖产量的影响. 龙江辉,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郭慧,潘建慧,蔡源. 2016

[11]酒用高粱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模型.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5

[12]种植密度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骆书川,黄春利,李德文. 2010

[13]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4]不同种植密度对Y两优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龙英,孙长青. 2015

[15]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柔屹,冯云超,唐祈林,荣廷昭,郑常祥. 2009

[16]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俊永. 2014

[17]大化县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韦佑霖,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8]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范大泳,何雪丹,程艳波,马全姿,莫皓蓝. 2015

[19]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的丰产性. 黄泽素,代文东,唐容,曾家玉,田飞军,黄瑞智,李德珍. 2012

[20]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会-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雷尊国,夏锦慧.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