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食心虫生物学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兵强

作者: 徐兵强;张齐武;宋博;吾尔肯·叶尔肯;艾合买提·沙吾提;杨森;朱晓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李小食心虫;羽化;产卵;孵化;滞育;生物学特征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6 期

页码: 272-275,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高效防控果园李小食心虫,本文研究了李小食心虫羽化规律、化蛹场所、成虫寿命、产卵习性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天之中有40.39%的李小食心虫在上午8:00-12:00羽化,羽化后第4天成虫开始产卵,并有2个产卵高峰期,分别在羽化后第5~6天和第8~9天;雌成虫平均寿命为8.60~9.08d,雄成虫为7.40~8.11 d,不同营养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卵量有显著影响,取食10%蜂蜜水的雌成虫产卵量最高,平均达51.56粒/雌,与不取食的雌成虫产卵量有显著性差异;有83.34%的卵产在果实上,显著高于在其他部位的产卵量;产卵后第2天便有幼虫孵化,第3天的卵孵化率为43.81%,显著高于其他日龄卵的孵化率;有47.40%的幼虫在0~3 cm深土壤中化蛹,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的化蛹量;6月之前幼虫没有滞育现象,7月上旬有53.58%的幼虫进入滞育.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苹果蠹蛾羽化产卵及卵孵化的昼夜节律. 魏玉红,罗进仓,刘月英,周昭旭,张大为. 2014

[2]双委夜蛾成虫主要活动节律和卵孵化节律. 董少奇,田彩虹,郭线茹,袁星星,汤金荣,王鑫辉,赵曼. 2021

[3]莲草直胸跳甲行为特性的观察. 傅建炜,郭建英,黎巧林. 2011

[4]褐带卷蛾茧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罗旭初,刘丽,黄山春,阎伟,马子龙. 2017

[5]半闭弯尾姬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陈福寿,王燕,郭九惠,陈宗麒,李向永. 2010

[6]亚洲玉米螟一、二代成虫行为生物学研究——Ⅱ羽化、交尾和产卵节律. 李文德,陈素馨,张树发,李璧铣,郑礼. 2002

[7]冷藏对不同季节采集的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羽化的影响. 白义川,谷希树,陈学新,徐维红,刘佰明,胡学雄. 2009

[8]苜蓿切叶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刘晨曦,秦玉川,陈红印,宋敦伦. 2004

[9]四川越冬棉铃虫滞育的解除和羽化. 李兹新. 1988

[10]温度对坏鳃指环虫产卵、孵化和发育的影响(英文). 张效平,商宝娣,王桂堂,李文祥,杨兴. 2015

[11]温湿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李爱华,孙瑞红,张勇,刘秀芳. 2006

[12]黑龙江茴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徐革锋,梁双,孙冬梅,韩英,牟搌波. 2006

[13]瓯江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 王连荣,王建勇,叶承义,吴佳颖,洪孝友. 2023

[14]不同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田间群体孵化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2

[15]李杏混栽园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调查. 杨华,张玉君,陈杰. 2019

[16]四川李树李小食心虫发生与防控对策. 陈庆东,杨永利,陈松,李超,罗家栋. 2018

[17]黑龙江省李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杨晓华. 2010

[18]宁南山区杏园三种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 张华普,郭永忠,蔡进军. 2023

[19]李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石绍河. 1989

[20]贵蚕七号原蚕羽化及产卵性能研究. 黄桂辉,孙运朋,曾晓英,岳宣,罗朝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