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特征与功能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商晓梅

作者: 商晓梅;马爱军;王新安;周洲;孙志宾;夏丹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鲽形目;无眼侧皮肤;游离神经丘;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2 期

页码: 189-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方法首次对半滑舌鳎、大菱鲆等6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比较,以期获得与摄食行为等生态习性相关的新发现。结果显示,半滑舌鳎和塞内加尔鳎的无眼侧头部皮肤存在大量游离神经丘,但其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半滑舌鳎皮肤表面的游离神经丘类似于乳头状突起,突起上有表皮细胞形成的微脊,多个为一簇,很少单独存在,呈无规则排列;而塞内加尔鳎的游离神经丘直接裸露在皮肤表面,呈线性排列在肉芽状皮肤突起的下方。星突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零散分布着多个为一簇的游离神经丘,形状类似于半滑舌鳎的乳头状游离神经丘。大菱鲆、黄盖鲽和条斑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未发现游离神经丘等特殊结构,但其表面均凹凸不平。研究推测鲽形目鱼类头部无眼侧皮肤形态特征与其摄食习性密切相关;其头部无眼侧游离神经丘的分布特征与种群分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物种的分类提供一定依据。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白背飞虱的发音器官与两性联系. 张志涛,R.C.萨克西那. 1990

[2]鲽形目鱼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吕云云,常青,陈四清,于朝磊,秦搏. 2014

[3]牙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鲽形目5种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谢明树,孙冰,张博,邵长伟,王启龙,王磊,陈松林. 2012

[4]7种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系统分析. 刘滨,臧晓南,刘顺梅,张学成,雷霁霖. 2008

[5]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气管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顾玉芳,王凤龙,杨玉莹,张建明. 2000

[6]嫩化时间对大口黑鲈半成品品质的影响. 鉏晓艳,邹开封,叶丽秀,王俊,王伟琼,熊光权. 2016

[7]轮纹病菌在苹果枝干上侵入途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广旭,高艳敏,杨华,刘秀春,孙凌俊,王佳军. 2005

[8]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吕召云,郅军锐,周玉锋,孟泽洪,张骏,杨广明. 2015

[9]不同分布地杨梅雄株花序特性及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戚行江,郑锡良,梁森苗,邱立军,周利秋,李伯钧. 2005

[10]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香椿老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王赵改,王晓敏,杨慧,张乐. 2016

[11]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李佐,赵凯歌,赵玫,陈龙清. 2015

[12]原木灵芝药材显微形态及其扫描电镜鉴定. 陈体强,吴锦忠. 2004

[13]二点委夜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田彩红,王瑛,封洪强,刘顺通,邱峰,李国平. 2015

[14]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其缓控释性能研究. QIN Yu-bo,唐树梅,XIE Jia-gui,黄鹤丽,YIN Cai-xia,候云鹏,WANG Li-hui,王立春. 2008

[15]苜蓿夜蛾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王宇,钱华,韩岚岚,赵奎军,姜欣欣. 2015

[16]柑橘生物酶法脱囊衣技术研究. 李高阳,张菊华,苏东林. 2009

[17]张家界地方梨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张友玉,李润唐,张映南. 2001

[18]荔枝蒂蛀虫雄蛾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张辉,江世宏,陈晓琴. 2013

[19]不同性别类型杨梅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测及生活力测定. 焦云,汪国云,柴春燕,贾慧敏,高中山. 2013

[20]蝇蛹金小蜂雌虫触角、产卵器及腹部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海燕,陆永跃,曾玲,梁广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