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瑾

作者: 王瑾;周立杰;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田立荣;张朋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芝麻;栽培方式;农艺性状;产量;GGE双标图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S2 期

页码: 256-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芝128为材料,进行了单垄先播种后覆膜(T1)、单垄先覆膜后播种(T2)、双垄先播种后覆膜(T3)、双垄先覆膜后播种(T4)、双垄不覆膜(T5)和平地播种种植(CK)6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采用GGE双标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在不同栽培方式下性状和产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以T3和T4处理下,植株茎秆粗壮、始蒴高度最低、绿叶数最多、落叶高度最矮、空梢尖最短、病害最轻,并且在此处理下株蒴数、千粒重和产量最高。GGE双标图法通过图解方式可直观清晰地标识出最有利于芝麻生长发育的处理,为栽培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分类号: S565.3

  • 相关文献

[1]栽培方式对汾芝2号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任果香,文飞,申珂,李芬. 2012

[2]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3]郑绿20在GGE双标图分析区试参试品种中的综合评价研究. 黄长志,王保勤,周秋峰,李君霞. 2024

[4]基于GGE双标图的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稳产性分析.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23

[5]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2020

[6]栽培方式对平凉山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军峰,周锁奎,侯慧芝,周广业,李喜娥. 2009

[7]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8]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吕伟,韩俊梅,文飞,任果香,王若鹏,刘文萍. 2020

[9]不同浓度生根粉对芝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吕伟,刘文萍,任果香,文飞,韩俊梅,王若鹏. 2017

[10]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 赵莉,汪强,林勇翔,张祎. 2017

[11]灰关联熵分析法在芝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周元成,杨三维,高炜,张明义,姚勇. 2014

[12]减施氮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桐梅,李丰,苏小雨,王东勇,田媛,张鹏钰,李同科,杨自豪,卫双玲. 2022

[13]河南省芝麻育种成果回顾与展望. 张体德,王保勤,杜振伟,梅鸿献,刘艳阳,郑永战. 2017

[14]河北省夏玉米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综合分析. 叶美金,卜俊周,魏建伟,陈淑萍,彭海成,谢俊良,岳海旺,李海山,刘艳玉,吴小红. 2020

[15]双标图法对大豆品系和试点的评价及各农艺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周长军. 2012

[16]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徐珍,杨慧,张美彦,章炉军,宋春艳,王瑞娟,谭琦,尚晓冬. 2023

[17]不同栽培方式对秋繁花生土壤温度和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刘登望,李林,张昊,何翔,万书波,郭峰,李雨晴. 2018

[18]不同栽培方式下光敏型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草量相关性的因子分析. 王斐,何振富,贺春贵. 2018

[19]GGE双标图在马铃薯品种适应性及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评价. 李亚杰,李德明,范士杰,何建强,刘毅,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6

[20]多主成分玉米区域试验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 王大为,王延波,常程,张书萍,孙甲.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