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广亲和品种“02428”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长剑

作者: 武长剑;范云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品种;转基因植株;除草剂;原生质体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1994 年 02 期

页码: 32-38

摘要: 利用水稻“02428”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转化原生质体的电击条件为:T_B=0.2s,CY=20,A=10kV,D=1mm,N_p=2~5~2~8。转化的质粒pFWZ16DNA含有CaMV35S-bar基因和Actl—B.t基因,电击后的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利用PPT(2~8mg·L~(-1))进行选择。选择6~10周后,在处理的原生质体中,再生出少量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而阴性对照中再生的愈伤组织生长全部被抑制以至死亡。将经PPT选择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的一部分转到MS4P8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正常,而阴性对照全部变褐死亡;将经PPT选择生长正常的另一部分愈伤转到N6培养基上,1个月后再生出绿色植株。转到大田的绿色再生植株生长正常,经转化再生的植株涂125mg·L~(-1)的PPT后,植株7天后生长正常,而对照则失绿变黄,皱缩死亡。用PCR法、PCR—Southern法检测抗PPT的植株和愈伤是否含有Bar基因、B.t基因,实验结果说明本实验获得了两类抗除草剂草丁膦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一类含bar基因,第二类既含有bar基因也含有B.t基因。关于第二类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有待测定。本工作利用生产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水稻广亲和品种“02428”,得到转基因植株,属首次报道。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非洲水稻品种的初步研究和评价. 罗利军,应存山,梅捍卫,王一平,余新乔. 1993

[2]利用广亲和品种开展籼粳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 阴国大,谭震波. 1992

[3]水稻广亲和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刘光杰,寒川一成,谭红,曾媛,肖淑芳,沈君辉. 2003

[4]水稻广亲和品种在籼粳交F_1花药培养中的效应. 王建平,陈亮,李自超. 1999

[5]高效抗虫基因PinⅡ转化水稻的研究. 丁玉梅,曾黎琼,程在全,黄兴奇. 2003

[6]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Oryza sativa L.)研究. 王慧中,卢德赵,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2

[7]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王慧中,刘俊君,卢德赵,赵艳,颜美仙,钱前,彭学贤,陈受宜,黄大年. 2003

[8]转sbk和sck抗虫基因水稻的获得. 张启军,吕川根,夏士健,宗寿余,漆庆明,虞德容,孙永华. 2008

[9]籼稻转反义蜡质基因后代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和纯系选育. 沈革志,王新其,殷丽青,王慧梅. 2004

[10]转抗菌肽B基因和bar基因籼稻植株的再生. 王慧中,华志华,高振宇,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0

[11]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其遗传. 赵凌,王才林,宗寿余,黄骏麒,龚蓁蓁. 2003

[12]水稻种胚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刘南南,江玲,张文伟,刘玲珑,翟虎渠,万建民. 2008

[13]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稳定系TR4的获得及其遗传研究. 吴明国,黄大年,林建荣,汪晓玲,华志华,章善庆,薛锐. 1999

[14]CecropinB转基因水稻及其后代抗白叶枯病研究初报. 华志华,汪晓玲,薛锐,高振宇,黄大年. 1999

[15]转抗稻瘟病基因水稻遗传和表达的初步研究. 林春晶,董英山,林秀峰,王继春,田文忠,储成才. 2006

[16]水稻脂氧合酶-3基因启动子的特性分析. 刘南南,张文伟,江玲,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8

[17]农杆菌介导将抗真菌r―硫勤蛋白Rs―afp1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姚方印,李中华. 2002

[18]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频率的研究. 殷丽青,张建军,王慧梅,程磊,王新其,沈革志. 2003

[19]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王才林,朱镇,赵凌,张亚东,林静,张所兵,陈涛,刘贤进,王冬兰,黄骏麒,龚蓁蓁. 2005

[20]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 赵凌,王才林,朱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