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与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育成大豆品种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然

作者: 魏然;韩德志;ФЕДОСЕЕВА Д В;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彬;杨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品种;性状;产量;品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4 年 010 期

页码: 69-75

摘要: 为了解中俄两国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和阿穆尔州地区大豆育种情况,以及促进国内大豆品种在俄罗斯审定推广,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2010-2023年期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育成方法、结荚习性、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分院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在此期间审定的大豆品种数量相近,有性杂交系谱法是两家科研院所最主要的育种方法.在此期间黑河分院审定的大豆品种中亚有限型品种占绝对优势,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数量相近.黑河分院大豆品种平均株高、百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量高于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的品种,而全俄大豆科学研究所大豆品种生育期天数较黑河分院大豆品种更长,籽粒脂肪含量较黑河分院大豆品种更高.由此可知,双方品种各具优势,但从产量来看黑河分院大豆品种优势较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具备在俄审定推广的基础,但同时应注意俄罗斯与我国大豆生产在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及生态条件上的差异所在,因此在具体推广审定过程中需符合俄罗斯相应要求,选择耐密、高油、生育期适宜的大豆品种参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2000-2023年俄罗斯远东地区登记大豆品种来源、产量、品质及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魏然,于晓光,СЕЛИХОВА О А,ФЕДОСЕЕВА Д В,崔杰印,韩德志,贾鸿昌,杨树. 2025

[2]安徽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性状演变分析. 胡国玉,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张磊. 2020

[3]增施生物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包奇军,潘永东,张华瑜,柳小宁,徐银萍,火克仓. 2018

[4]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研究. 沈芳,徐燕,赵洪祥,沈生元,钱燕婷,管晓春,袁建华,陈艳萍. 2017

[5]旱胁迫对啤酒大麦产量及酿造品质的影响. 包奇军,潘永东,张华瑜,柳小宁,徐银萍,火克仓,陈文庆. 2016

[6]陇绿棉2号栽培密度研究. 王国祥. 2005

[7]种衣剂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宝华. 2003

[8]四川省近36年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 杨勤,陈岩,刘永红,韩友学,毛双林,岳丽杰,刘禹池,梁南山. 2023

[9]菜用大豆引种鉴定研究. 黄建成,李爱萍,郑开斌. 2007

[10]浙棉9号、10号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品质性状的分析. 邱新棉,俞碧霞,朱乾浩,夏如冰,王学德. 1998

[11]小麦应用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对其生育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宝华. 2003

[12]山西省近年审定大豆品种品质与产量变化分析. 卫玲,樊云茜,杨海峰,段学艳,肖俊红,周安定. 2011

[13]大豆品种及油体富集工艺对腐竹品质的影响. 向凤兰,吴尔文,陈沛,王金社,李思梅,王金梅. 2023

[14]大豆品种品质与腐竹品质的关系研究. 田志刚,刘香英,康立宁. 2013

[15]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石,王宗标,王幸,张祖明. 2004

[16]根瘤菌剂和种衣剂拌种对不同品种大豆结瘤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邵玮玮,于淑婷,王丽,尧水红,王天舒. 2022

[17]甜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董海合,李凤华. 2004

[18]优质梨品种在天津地区的表现. 王芝学,李树海,刘洪章. 2004

[19]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锋,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 2012

[20]不同山药种质主要性状比较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阳,周先治,林永胜,马丽娜,唐建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