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高光谱遥感估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建光

作者: 王建光;吕小东;姚贵平;孙启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无芒雀麦;鲜草产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13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35-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5个新的植被指数(GDVI、GRVDI、GSAVI、GOSAVI、GMSAVI),并与以往遥感估产所用的9个植被指数一起遴选,选出最佳植被指数构建最优模型,用以实现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快速无破坏性精准测产。结果表明:以近红外光(760nm)和绿光(600nm)光谱变量组合计算的绿色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GOSAVI)为自变量构建的二次方程式是混播草地群落最优估产模型,以近红外光(760nm)和绿光(600nm)光谱变量组合计算的绿色土壤调节植被指数(GSAVI)为自变量构建的三次方程式是苜蓿种群最优估产模型,而无芒雀麦种群最优估产模型却是以波长971nm处一阶微分为自变量构建的三次方程式。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苜蓿人工草地高光谱遥感估产模型的研究. 吕小东,王建光,孙启忠,姚贵平,高凤芹. 2014

[2]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棉田冠层特征信息估算模型研究. 祁亚琴,吕新,陈冠文,林海荣,陈燕,陈剑. 2011

[3]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滴灌甜菜叶绿素含量估算. 李宗飞,苏继霞,费聪,李阳阳,刘宁宁,樊华,陈兵. 2020

[4]花生叶鲜生物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颜丙囤,侯学会,梁守真,王猛,陈振,隋学艳. 2017

[5]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孟禹弛,侯学会,王猛. 2017

[6]花生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颜丙囤,梁守真,王猛,侯学会,陈振,隋学艳. 2017

[7]中原地区苜蓿半干窖贮料的调制技术. 卡哈尔曼·恰依扎旦,冯长松,孙全友,王琳燚,李绍钰,盛卫东. 2013

[8]刈割对无芒雀麦、苜蓿混播草层根体积根重及含糖量的影响. 赵海新,黄晓群,朱占林,贾娟霞. 2007

[9]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多年生牧草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研究. 徐大伟,徐丽君,辛晓平,杨桂霞,苗阳. 2017

[10]刈割对无芒雀麦和苜蓿混播草地翌年头茬草的影响. 赵海新,黄晓群,孙海正. 2008

[11]混播比例对两种苜蓿混播草地产量和种群密度稳定性的影响. 叶婷,吴晓娟,芦奕晓,刘生娟,姜卓慧,杨惠敏. 2023

[12]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与单播群落总糖及氮素含量动态. 张永亮,张丽娟,高凯,王建丽. 2007

[13]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苜蓿根系性状影响及抗寒效应研究. 冯鹏,申晓慧,李如来,张华,郑海燕,李志民,李增杰,姜成,孙力,郭伟,张英俊. 2017

[14]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种间竞争研究. 陈积山,朱瑞芬,高超,邸桂俐,张月学. 2013

[15]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张永亮,王建丽,胡自治. 2007

[16]农作物单产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徐新刚,吴炳方,蒙继华,李强子,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 2008

[17]冰鲜鱼贮运过程中耗冰量估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吴国金,许钟,杨宪时,郭全友,李学英. 2010

[18]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滴灌甜菜叶片全氮含量估算. 李宗飞,苏继霞,费聪,李阳阳,刘宁宁,戴宇祥,张开祥,王开勇,樊华,陈兵. 2020

[19]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水稻叶片氮含量估测方法. 张黎黎,吕霞. 2021

[20]基于波段组合的植被叶片盐离子估算研究. 李哲,张飞,冯海宽,陈丽华,朱小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