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甘薯新品种南薯027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东波
作者: 李东波;唐明双;周全卢;黄迎冬;李胜;刘莉莎;朱洪庆;李育明;何素兰;姚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甘薯;南薯027;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44-145
摘要: 南薯027系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以优质品种浙薯13作母本通过集团杂交获得种子,2016-2021年进行鉴定、比较,成功选育的一个食用型甘薯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登记。2019-2020年在四川省甘薯新品系联合试验中,鲜薯平均产量27425.70kg/hm~2,薯干平均产量8830.65kg/hm~2,淀粉平均产量5929.05g/hm~2;薯块干率32.27%,淀粉率21.69%,大中薯率88.94%,薯形美观,薯块商品性好,黑斑病抗性和贮藏性优于对照品种,适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用,适宜在四川薯区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食用甘薯品种的部分理化特性与口感品质的关系. 王庆南,戎新祥,周一波,陈正宏,赵荷娟,程润东,佘义斌. 2007
[2]食用甘薯浙薯2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罗志高,吴列洪,沈升法,项超,李兵. 2020
[3]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 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马佩勇,禹阳,郭小丁. 2021
[4]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食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汝娟,窦百君,张铭浩,张晓冬. 2018
[5]施钾时期对食用甘薯光合特性和块根淀粉积累的影响. 陈晓光,史春余,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唐忠厚,魏猛. 2013
[6]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2018
[7]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8]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9]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10]芝麻新品种辽品芝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德学,吴燕,刘澍才,孙会杰. 2010
[11]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5
[12]谷子新品种朝谷1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宝金,胡祥岐. 2005
[13]绿豆新品种吉绿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郭中校,王明海,刘红欣,王桂芳,栾天浩,檀辉. 2007
[14]鸭茅新品系DG05的选育及区域特性鉴定. 陈瑞祥,赵明坤,陈伟,刘正书,莫本田. 2009
[15]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芝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洋,张体德,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16]花生新品种苏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长东,李冠喜,杨和川,任立凯,樊继伟,代慧敏,李强,温以斌,李荣花. 2017
[17]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18]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苏玉1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薛林,蔡志飞,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 2002
[19]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20]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应芬,牟琼,李娟,雷霞,吴佳海,杨义成,杨春燕.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Tobit模型的东三省电商物流效率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毕智博;冯志威;刘钰轩;刘旖晗;李胜;李小元
关键词:
-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北部区域农产品电商物流效率测度 -基于SBM-ML模型
作者:李胜;张思雨;于世强;冯志威
关键词:碳排放;北部区域;农产品;电商物流;SBM-ML模型
-
"支部建在团队上"在科研院所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党建引领科研工作探索
作者:万青;李胜
关键词:“支部建在团队上”;党支部;科研创新团队;科研院所;工作方法
-
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南芋1号及栽培技术
作者:周全卢;李东波;李胜;朱洪庆;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张玉娟
关键词:马铃薯;南芋1号;选育;栽培技术
-
豌豆土壤中潜在自毒物质的鉴定及自毒效应研究
作者:马绍英;陈桂平;王娜;马蕾;连荣芳;李胜;张绪成
关键词:豌豆;自毒物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自毒效应
-
花椒蚧壳虫发生危害和综合防控对策
作者:王毛;魏真真;郭静微;王光旭;龙桂林;何川;唐明双;陈庆东;刘旭
关键词:花椒;蚧壳虫;危害;防治
-
桑树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MaLAR和MaUGA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曾益春;刘刚;代洁;刘江;危玲;朱洪庆;佟万红;黄盖群;姚永权;郑继川
关键词:桑树;无色花青素还原酶;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