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玉麒
作者: 马玉麒;王嵋;曹晓念;李强;吴定涛;董玲;张凤菊;胡一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杏鲍菇;发酵;抗氧化活性;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慢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296-3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对酒精性肝脏、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检测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物中功能成分的含量,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脏、胃黏膜损伤模型,考察发酵后的苦荞提取物在低、高剂量(1.5 g/kg B.W.、3.0 g/kg B.W.)对肝脏和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液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成分,其中多酚、黄酮、三萜含量分别为11.40±0.32 mg GAE/g DW、17.19±0.30 mg RE/g DW、7.59±0.24 mg/g,黄酮类物质: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13.55±0.05、0.665±0.01 mg/g;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液的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及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6.66±0.65、33.49±1.26、15.68±1.17μmol Trolox/g DW;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丙二醛(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1)、乳酸脱氢酶(P<0.05)、白细胞介素1β(P<0.05)水平,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1)水平,下调了活性氧(P<0.01)、鼠肉瘤蛋白(P<0.0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0.0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0.0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0.05)的蛋白表达量。结论:杏鲍菇发酵苦荞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脏、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苦荞和燕麦同步熟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月光,郭恬静,程雪玲,陈琼玲,顾丰颖,陈振家,李泽珍,王愈. 2025
[2]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秦杰. 2015
[3]杏鲍菇菇头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 郑恒光,沈恒胜,杨道富,翁敏劼,陈君琛. 2019
[4]杏鲍菇渣降盐处理及降盐菇渣基质育苗试验. 单洪涛,宫志远,张昌爱,宋化稳,于秀英,于春华,辛淑荣. 2017
[5]苦荞芽苗茶饮料发酵前后营养、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李俊,卢扬,赵刚,向达兵,陈中爱,刘辉. 2019
[6]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主要功效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于金慧,马德源,刘云鹏,王瑜,石士涛,黄超,尤升波,毕玉平. 2019
[7]不同发酵处理对桑葚果酒发酵期间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研究. 汪超,张莉会,乔宇,胡建中,廖李,王俊. 2018
[8]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苹果浆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袁晶,康三江,宋娟. 2020
[9]益生菌发酵猕猴桃果渣饮料及其营养品质与风味分析. 张丽萍,刘瑞玲,孟祥红,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2022
[10]鸡骨泥酶解和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刘安康,卢美珍,陈慧,汪兰,付晓燕. 2017
[11]发酵莴苣茎叶功能活性研究. 崔莉,刘春泉,李大婧,宋江峰,江宁,刘春菊,吴海虹,朱丹宇. 2011
[12]益生菌发酵对荔枝汁品质及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 周俊萍,温靖,王聪,肖更生,杜冰,李楚源,余元善,翁少全,赵敏,徐玉娟. 2024
[13]萌发对青稞甜醅饮料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鲍玉花,闫世芳,肖明,崔明明. 2022
[14]乳杆菌发酵对生姜副产物蒸馏液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朱倩,杨松,伍玉菡,郭家刚,杜京京,江舰. 2022
[15]分离自腌干鱼的抗氧化发酵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王悦齐,李来好,蔡秋杏,吴燕燕,王锡昌,杨贤庆,赵永强. 2016
[16]香蕉茎秆汁液发酵产品的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覃翠钠,李志春,何雪梅,杨莹,零东宁,孙健. 2022
[17]益生菌发酵对苹果浆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袁晶,康三江,曾朝珍,张海燕. 2023
[18]何首乌经乳酸杆菌发酵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范琼,金明坤. 2014
[19]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苦荞区试中的应用. 李秀莲,赵建东,陈稳良,朱慧珺 . 2009
[20]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贮饲料制备技术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柴艳;柯梅;侯钰荣;李强
关键词:青贮饲料;制备技术;发酵品质;饲料原料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刘坤雨;高圆丽;王妍蓉;王新华;吴娟;董宇恒;李强
关键词:大豆;蒙科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
-
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QTL定位
-
阴山北麓人工混播草地草种组合筛选
作者:许嘉逸;李强;温超;单玉梅;刘思博;晔薷罕;张丽华;殷国梅
关键词:豆禾混播;群落特征;营养品质;种间竞争;组合筛选
-
苦荞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作者:董玲;张凤菊;籍子涵;李家漫;赵驰;李琦;阿木布哈;黄巧莲;李治华
关键词:苦荞;黄酮;提取;绿色溶剂;天然低共熔溶剂;活性成分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关键词:大豆;有机肥;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