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不同来源影响因子比较研究——以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翁志辉

作者: 翁志辉;林海清;柯文辉;张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科技期刊;期刊评价指标;统计源数据库;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

期刊名称: 情报杂志

ISSN: 1002-1965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202-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意义]比较不同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性,为期刊评价部门合理选择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择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分别统计该学科和各刊2012—2014年以CNKI、CJCR和CSCD为统计源的影响因子(IF)、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年影响因子(IF5)和5年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并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3种数据库4种类型的影响因子排序均为:CNKI>CJCR>CSCD,且三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F>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数据库来源的不同期刊IF自引率差异很大,其中CSCD IF自引率变幅达5.51%~52.82%;该学科IF5>I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IF5>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该学科他引的引用高峰是在论文发表后5年内而不是2年内。由此认为基于CSCD、CJCR源刊的影响因子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对于该学科期刊,NSC-IF5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分类号: G353.1`G237.5

  • 相关文献

[1]科技期刊对综述文章认可度的影响因素. 刘忠丽,冯卫,聂克艳,黄筑斌,彭志良. 2020

[2]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肖玉萍,程胜利,杨保平,魏云霞. 2013

[3]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有效措施分析. 蒋永忠,许才明,戴起伟,孙宁,张震林,汪恒英. 2009

[4]我国高影响因子科技期刊分析——以生物学领域SCI期刊为例. 李楠. 2014

[5]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探索与实践.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 2011

[6]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思考. 彭永刚. 2010

[7]《河南农业科学》近10a学术影响力分析. 卓文飞,燕照玲. 2021

[8]《山东农业科学》近十年期刊评价指标变化动态及学术影响力分析. 王丽丽,孟静,张丽荣,梅林,黄洁,陈庆禹,王磊,孔庆富,赵文祥. 2019

[9]《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主要期刊评价指标变化动态. 王丽丽,郭凤丹,赵文祥,张丽荣,梅林,陈庆禹,房毅,田淑慧. 2013

[10]海洋与水产相关学科SCI源期刊信息库. 曾晓明,高丽萍,彭海青. 2001

[11]环境因子对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庄义庆,何东兵,张正光,郑小波,王源超. 2010

[12]贵州不同海拔示范园三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 王瑜,向青云,吴亚维,乔光,蔡永强,杨华,文晓鹏. 2011

[13]不同辣椒品种光合日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蓬桂华,张爱民,邢丹,苏丹,韩世玉. 2014

[14]亚麻木酚素实验室提取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冯小慧,张福金,邵文捷,李国银,王秋渝,郝星. 2013

[15]不同热环境下国槐盆栽苗木蒸腾耗水规律. 李广德,贾黎明,孔俊杰,李效文. 2010

[16]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孙万仓,刘海卿,刘自刚,武军艳,李学才,方彦,曾秀存,许耀照,张亚宏,董云. 2016

[17]苏南地区油菜生产技术演变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孙华,许才康,张建栋,李建卫,狄田荣,杨朝华,宋秧泉,陆招林. 2011

[18]燕麦光合日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刘丹. 2010

[19]影响油梨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李志芳,彭仕蓉,欧珍贵. 2009

[20]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张登山.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