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比复合肥和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金华
作者: 罗金华;胡承伟;蔡娟;王刚;张春燕;唐巧玉;李必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复合肥;移栽密度;油菜;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27 期
页码: 42-44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复合肥和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华油杂12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3种不同配比复合肥和2种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移栽相比,稀植移栽的油菜根系发达,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多。施用复合肥Ⅰ的稀植移栽油菜根数、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增幅最明显,分别达到了44.27%、56.83%、170. 29%和28.43%,而菌核病病情指数下降了29.73%,产量达到4 743.33 kg/hm2。[结论]施用复合肥Ⅰ的稀植移栽是最优组合,适合在山区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王海侯,孙华,施林林,陆长婴,吴彤东,陈凤生. 2009
[2]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孙华,陈培峰,宋英. 2019
[3]油菜新品种(组合)98P37-21稻田免耕适宜播种量和移栽密度研究初探. 郑伟,肖国滨,李钟平,陈明,彭晓剑,雷媛元,李亚贞,肖小军,叶川. 2015
[4]移栽密度对高含油量双低油菜苏油5号产量、产油量及品质的影响. 黄萌,眭彬彬,张建栋,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5
[5]移栽密度与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聂丽群,高建彬,汤文光,杨光立,肖小平. 2012
[6]隐性核不育油菜全不育系“沪118A”制种技术探讨.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钱小芳. 2008
[7]复合肥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胡权,戴祥来. 2020
[8]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9]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载不同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0]不同耕作方式和移栽密度对黔油22号生产效益的影响. 曾家玉,代文东,喻盛莲. 2014
[11]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吴文革,张强,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09
[12]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梁传斌,李建国,沈枫,刘博,韩勇,姚继攀. 2021
[13]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张清云,龙澍普,安钰,刘华,李明. 2020
[14]移栽密度对苎麻中苎1号次年产量的影响. 安霞,金关荣,骆霞虹,李文略,陈常理,朱关林. 2020
[15]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 龙继锐,戴清明,周静. 2008
[16]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高产早稻Y两优3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011
[17]冬水田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和移栽密度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 张林,蒋鹏,熊洪,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7
[18]播种量、秧龄和移栽密度对高原粳稻产量的影响. 李贵勇,王云华,陈路华,资月娥,桂媛,夏琼梅,邓安凤,龙瑞平,杨从党. 2013
[19]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罗晓莲,夜明登,肖洪,熊洪,张林,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21
[20]杂交粳稻新组合辽99优15肥密效应研究. 王彦荣,于广星,刘宪平,陈盈,宫殿凯,代贵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熊玉章;李醒;侯子顺;王刚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大蓟水提物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马艳平;郝乐;冯国清;王刚;刘振兴
关键词:大蓟提取物;大口黑鲈虹彩病毒;EC50;吞噬;炎症
-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作者:黄元;张翩;陈荟茜;姚悦;伍洁丽;陈锦良;王晓虎;王刚
关键词: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对策;政策研究
-
植保无人机不同药液用量对稻田稗草的除草效果
作者:马洪文;贺奇;赵梅娟;尹秀玲;王刚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药液用量;稻田;稗草;防除效果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与高速逆流色谱纯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
作者:陈龙云;胡俊强;何灿;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隐蔽型毒素;分离纯化;大孔吸附树脂;高速逆流色谱
-
2023年-2024年重庆市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李志;胡承伟;王权志;刘锐文;韩梅;王伟;黄桃翠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重庆市
-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关键词:中药;抗病毒作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多组学联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