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播与混播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生物量对氮肥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开云

作者: 谢开云;李向林;何峰;万里强;王栋;秦燕;余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氮肥;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4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148-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禾本科与豆科牧草的混播,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氮肥对豆禾混播草地影响对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个氮肥梯度(0,75,150kg N/hm2,记作N0,N75,N150)对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以及它们混播(分别记作G-G,L-L,G-L)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播时,无芒雀麦对氮肥的响应较敏感,施入氮肥显著地提高无芒雀麦的生物量(P<0.05),而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混播时,无芒雀麦对有效氮的竞争胜过紫花苜蓿,施氮能显著地增加混播中无芒雀麦牧草的生物量(P<0.05),间接地抑制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发展。2)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的总生物量介于它们单播时生物量之间,却高于它们单播时生物量的平均值。3)无芒雀麦单株地上生物量在混播时显著高于单播(P<0.05)。相反,紫花苜蓿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单播显著高于混播(P<0.05)。这说明在混播系统中,无芒雀麦混播效应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紫花苜蓿混播效应表现为消极的抑制作用。4)在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生长处于动态的消长中,这种变化通过土壤无机氮的水平来调控。

分类号: S541.9`S543.8

  •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景增春,丁路明,龙瑞军. 2007

[2]苏北滩涂区施肥对菊芋生长和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 赵秀芳,杨劲松,蔡彦明,姚荣江,李冬顺,韩建均. 2010

[3]养分添加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影响. 贺星,马文红,梁存柱,红梅,柴曦,赵巴音那木拉,张宇平,杨绍欢,张佳鑫. 2015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 杨婷婷,吴新宏,王加亭,李鹏,石红霄. 2012

[5]四川省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 靳伟,倪天珍,杨婷婷. 2014

[6]黄香草木犀水浸提液对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超,张蕊,夏凡,阚海明,王庆海. 2022

[7]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动态. 郝虎东,田青松,石凤翎,卞晓燕,李芳. 2009

[8]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周恒,时永杰,胡宇,陈璐,路远,田福平. 2016

[9]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王建丽,申忠宝,钟鹏,邸桂俐,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 2010

[10]不同品种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申晓慧. 2017

[11]混播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群落种间竞争分析. 兰吉勇,张学洲,张丽萍,张荟荟,张学沣,马海燕,李学森. 2016

[12]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李道明,申忠宝,潘多锋,王建丽,张瑞博,张月学,李彩凤. 2012

[13]青海东部3种牧草蒸散规律的研究. 朱春来. 2009

[14]北京西北浅山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阚海明,庞卓,陈超,邹俊亮,张国芳,武菊英. 2022

[15]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后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申晓慧. 2016

[16]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 谢开云,张英俊,李向林,何峰,万里强,王栋,秦燕. 2015

[17]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潘多锋,申忠宝,王建丽,高超,李道明,张瑞博,邸桂俐,钟鹏. 2012

[18]紫花苜蓿品种根部特性与持久性和生物量的关系. 彭岚清,李欣勇,齐晓,岳彦红,范树高,李树成,王彦荣. 2014

[19]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羊草与紫花苜蓿混播效应研究. 王思成,王月玲. 2016

[20]不同施氮量辣椒的冠层光谱特征. 聂克艳,黎瑞君,岳延滨,李莉婕,孙长青,彭志良,赵泽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