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稻虱生物型监测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俞晓平
作者: 俞晓平;叶恭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型;监测技术;鉴别品种;揭稻虱
期刊名称: 科技通报
ISSN: 1001-7119
年卷期: 1993 年 04 期
页码: 260-264+270
摘要: 研究及评价了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生物型的不同监测技术,系统地监测了海南、广西和浙江不同田间褐稻虱种群的生物型变化.结果表明,褐稻虱存活率监测法比苗期致害性监测法更直接、敏感;取食频次法能测定群体内各生物型的相对比例,这尤其适合于生物型混合种群的监测;褐稻虱酯酶同工酶差异也是衡量生物型变化的指标之一.自1989年始,以上褐稻虱各种群已由生物型1向生物型2转变,但不同种群内各生物型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也重点指出,品种IR26作为鉴别生物型2的品种比品种Mudgo更加合理.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农田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蒋光藻,谭向红,倪健英. 1990
[2]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蕾,程云霞,宋琳琳. 2019
[3]码头钢结构的微生物腐蚀及其防护. 戚鹏,张盾,王毅,吴佳佳,孙艳. 2018
[4]基于哨兵2号卫星影像的柬埔寨上丁省土地资源监测技术研究. 谢国雪,穆琳,苏秋群,张家玫,苏秀刚. 2020
[5]赤潮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李春强,刘志昕,常明进,朱白婢,彭明. 2006
[6]SPF鸡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与监测技术. 林欢,韩凌霞,赵丽丽,陈洪岩. 2017
[7]加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胡清秀,陈文良. 2001
[8]植物表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高宇,高军萍,李寒,郑文刚,张婉明. 2017
[9]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向. 秦莉,刘潇威,周其文,徐亚平. 2008
[10]红火蚁觅食行为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杨欣亚,汪岚峰,毛磊,王国红,杜澄举,陈洁,王磊,王偲. 2024
[11]中国木薯病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时涛,李超萍,王国芬,黄贵修. 2023
[12]农业害虫自动识别与监测技术. 封洪强,姚青. 2018
[13]拖网曳纲长度监测技术的研究. 欧阳弋. 1996
[14]农田作业机械监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夏鼎宽,邓干然,何冯光,崔振德,郑爽,李国杰. 2020
[15]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英文). 王绍强,王军邦,张雷明,肖治术,王锋,孙楠,李岱青,陈斌,陈敬华,李悦,王小博,王苗苗. 2019
[16]草原蝗虫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佳宇,杜波波,高书晶,孟根其其格,王宁,林克剑. 2021
[17]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英文). 王绍强,王军邦,张雷明,肖治术,王锋,孙楠,李岱青,陈斌,陈敬华,李悦,王小博,王苗苗. 2019
[18]不同鉴别体系对福建省稻瘟病菌的鉴别效果. 杜宜新,杨秀娟,阮宏椿,陈福如,王茂明,关瑞峰,王伟新. 2008
[19]云南滇西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分布. 彭新禧,余腾琼,李俊,杨雅云,和建平,李锦玲,徐福荣,戴陆园. 2011
[20]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7号生理小种的研究初报. 张东生,陈森玉.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浙麦冬HMA基因家族鉴定及镉胁迫响应分析
作者:王智慧;牛二利;高远亮;朱倩;叶子弘;俞晓平;赵倩;黄俊
关键词:浙麦冬;HMA家族;镉胁迫;富集系数;分子对接
-
小黄鱼Trypsin基因克隆及其对高温胁迫和变形假单胞菌感染的响应
作者:刘浩文;刘峰;张天乐;李倩;刘四芳;朱家杰;楼宝;俞晓平
关键词:小黄鱼;胰蛋白酶基因(try);克隆;高温胁迫;变形假单胞菌
-
稻瘟病菌MoZds1的功能分析
作者:黄昌丽;朱学明;李琳;鲍坚东;俞晓平;林福呈
关键词:稻瘟病菌;气生菌丝;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自噬
-
两种果蝇对不同成熟期草莓果实及其挥发物的趋性行为分析
作者:张璇;毕亚銮;方琦;汪芳;叶恭银
关键词:黑腹果蝇;斑翅果蝇;草莓;挥发物;趋性行为
-
麦蛾柔茧蜂幼虫唾液腺的显微与超微形态观察
作者:高星雨;俞凯丽;方琦;汪芳;姚洪渭;叶恭银
关键词:麦蛾柔茧蜂;唾液腺;显微形态;超微结构;发育特性
-
常见水稻病虫害胁迫对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作者:王欢;曹征鸿;叶恭银;党聪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胁迫;Bt蛋白;表达量
-
RNA干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作者:汪芳;党聪;金虹霞;肖山;钟馥骏;方琦;姚洪渭;叶恭银
关键词:RNA干扰;双链RNA;微RNA;害虫防治;应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