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有机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活性及脲酶活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艳
作者: 张亚莲;邓欣;彭细桥;常硕其;傅海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脲酶;有机茶园;栽培
期刊名称: 福建茶叶
ISSN: 1005-2291
年卷期: 2007 年 04 期
页码: 20-21
摘要: 对湖南长沙县金井茶场24年生双行条植、密植有机茶园,分别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脲酶活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有机茶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明显提高,土壤霉菌、放线菌、芽孢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碳、呼吸作用、氨化作用及脲酶活性增强。说明按照现代有机农业生产规程管理,茶园合理密植能够促进有机茶园土壤良性循环,有利于活性土壤的形成。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年限有机茶园脲酶活性研究. 张亚莲,粟本文,邓欣,常硕其,傅海平. 2007
[2]二甲戊乐灵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 朱鲁生,王军,林爱军,张俊,赵秉强. 2002
[3]贵州有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原理与方法. 姚雍静. 2008
[4]“猪-沼-有机茶”集成技术研究. 罗显扬,周富裕,周国兰,梁远发,曹雨,张正秋,王家伦,胡华建,郑文佳. 2010
[5]有机茶园第1代茶毛虫防治实践. 杨春,孟泽洪,吕召云,周雪,张莉. 2016
[6]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及动态差异. 韩宝瑜. 2005
[7]六堡茶茶园间种黑麦草抑制杂草效果试验初报. 滕翠琴,曹中环,李锦锋,廖珍承,江智艺,吴健华. 2021
[8]不同种类粘虫板在六堡茶有机茶园的应用技术研究. 滕翠琴,李锦锋,曹中环,邱瑞瑾,吴健华,于翠平. 2021
[9]云南发展有机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青元,凌光云. 2003
[10]有机茶讲座——第3讲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 吴洵. 2000
[11]重视绿肥研究与应用 为有机茶园开辟肥源. . 2008
[12]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管理方式对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害虫的影响. 韩宝瑜,崔林,董文霞. 2006
[13]茶树害虫茶细蛾识别和性诱剂防治实践. 杨春,李帅,周雪,张莉,孟泽洪. 2018
[14]滴灌施肥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研究. 唐劲驰,曾文伟,唐颢,黎健龙,吴利荣. 2009
[15]第七讲有机茶认证. 卢振辉. 2001
[16]绿色农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 何青元,殷丽琼. 2004
[17]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 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高香凤,李慧玲. 2011
[18]新建有机茶园幼龄期管理关键技术. 金玲莉,涂娟,谢枫,王璠,乐美旺. 2015
[19]云南省生态茶园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陈红伟,汪云刚. 2014
[20]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 高香凤,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园间作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差异的影响
作者:王华;傅海平;周品谦;莫泽东;王沅江
关键词:绿肥;茶园间作;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11种地理标志黄精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任晋乐;栾明宝;邓欣;曾为
关键词:黄精;抗氧化活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氮素对超级早稻冠层叶片光合生理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作者:石丹丹;粟琳;宁文;纪美娜;欧阳翔;常硕其
关键词:超级稻;早稻;光合作用;氮素利用效率;产量
-
茶园夏季绿肥品种特性及种植技术
作者:傅海平;周品谦
关键词:夏季绿肥;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茶园
-
我人生事业永远的导师-袁隆平院士
作者:常硕其
关键词:
-
基于IncoPat专利分析的苎麻机械化生产研发态势
作者:向伟;马兰;刘佳杰;邓欣;龙超海;文庆华;刘淳劼;吕江南
关键词:苎麻;机械化生产;研发态势;IncoPat;专利分析
-
茶园冬季绿肥间作技术
作者:傅海平;周品谦
关键词:茶园;冬季绿肥;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