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蒸发皿蒸发量时空演变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尹利
作者: 赵尹利;崔宁博;关静;冯禹;李华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水管理;川中丘陵区;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分布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5 年 S1 期
页码: 5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深入分析川中丘陵蒸发皿蒸发量(E_(pan))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川中丘陵区1980—2013年逐日E_(pan)资料,使用M-K检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区域内E_(pan)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34 a川中丘陵E_(pan)多年均值为1 208 mm,呈极显著增大趋势(P<0.01),增幅约为6.5 mm/a,空间分布自北部、南部向中部逐渐减小。春、夏、秋、冬E_(pan)均值分别为371、480、224、134 mm,均呈增大趋势,且秋季极显著增大(P<0.01),增幅分别为1.0、2.2、2.3、0.8 mm/a。
分类号: S161.4
- 相关文献
[1]青海湖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郝学宁,李岳坦,李滨勇. 2011
[2]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制定冬小麦喷灌计划. 刘海军,黄冠华,王明强,于利鹏,叶德智,康跃虎,刘士平,张寄阳. 2010
[3]广西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研究. 代俊峰,容方雨,杜君,韩培丽,关保多. 2013
[4]基于蒸发皿蒸发量制定的华北地区冬小麦滴灌计划. 范艺璇,吴占今,王晓森,姜明梁,秦京涛,吕谋超. 2024
[5]人为活动对四川中部丘陵区村级景观的能流研究. 丁海萍,李首成,韩敬,刘文全,郑顺林. 2006
[6]播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 陈红琳,郭娟,王昌桃,刘定辉. 2019
[7]川中丘陵区水源地滨岸缓冲带自然植被调查与分析. 王文国,苏小红,何明雄,潘科,胡启春. 2012
[8]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燮京,王昌桃. 2010
[9]川中丘陵区近60 a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趋势研究. 崔宁博,李晨,胡笑涛,龚道枝. 2016
[10]不同施肥制度的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田N_2O排放特征. 刘学锋,王一,李冬兵. 2012
[11]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沈学善,黄钢,李明,张聪,阎文昭. 2015
[12]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2015
[13]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方案. 杜林,李燕,赵后娟,李红梅,何立群,刘可心,魏明,唐海涛. 2020
[14]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吴萧. 2003
[15]沱江流域典型农业小流域氮和磷排放特征. 王宏,徐娅玲,张奇,林超文,翟丽梅,刘海涛,蒲波. 2020
[16]柏木低效林林窗自然更新状态与人工更新状态植物多样性对比研究-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潘业田,陈玥,吴茜,刘朔,张翠翠. 2024
[17]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关系研究. 莫太相,李孝东,张庆玉,张冀,田丽,杨玉敏,唐莲. 2013
[18]川中丘陵区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呼吸特征. 向成华,王谢,胡庭兴,陈刚. 2016
[19]川中丘陵区油菜生产现状、问题与建议-以绵阳市安州区为例. 杨泽鹏,陈红琳,郑盛华,万柯均,敖玉琴,王昌桃,沈学善,刘定辉,陈尚洪. 2023
[20]用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桑叶提取物对生长猪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唐佳希;陈晨;崔清明;冯小花;邓东艳;邓缘;李华丽;任慧波;朱吉;胡雄贵;田科雄;刘莹莹
关键词:
-
西南水稻主产区用水现状与绿色高效灌排技术
作者:崔宁博;尹飞虎;龚道枝;贺秀斌;陈飞;赵璐;郑顺生;张艺璇;吴宗俊
关键词:水稻;灌排技术;西南地区;绿色高效;节水
-
川渝地区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科技攻关方向与对策建议
作者:崔宁博;尹飞虎;龚道枝;贺秀斌;王智慧;谭春萍;靳皓琛;查宇璇;谭明东
关键词:高水效农业;水资源利用;节水灌溉;科技攻关;川渝地区
-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
作者:伍巧;贺秀斌;鲍玉海;吕佼容;崔宁博;尹飞虎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分析;灰色预测GM(1,1)模型;四川省水资源
-
西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及雨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路径研究
作者:鲍玉海;贺秀斌;尹飞虎;伍巧;龚道枝;崔宁博
关键词:雨水资源;集雨利用;季节性干旱;旱地;西南地区
-
微灌方式耦合施肥水平对土壤质量、芒果幼树生长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蒋诗瑶;刘小刚;易怀峰;赵璐;崔宁博;李义林
关键词:芒果;微灌;水肥一体化;土壤质量;水肥利用
-
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期间适宜温、湿度分析
作者:申章佑;林洪鑫;李华丽;周佳;李艳英;周灵芝;劳承英;韦本辉
关键词: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温湿度;生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