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中的原生动物学研究:热点领域与新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杰

作者: 熊杰;陈建平;陈晓光;陈瑛;冯耀宇;高凤;高珊;顾福康;黄兵;梁爱华;龙红岸;赖德华;伦照荣;缪炜;倪兵;邱子健;邵晨;汪建国;文建凡;徐奎栋;余育和;张龙现;张西臣;赵元莙;宋微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生动物学;研究进展;多样性与系统学;寄生原虫;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1674-7232

年卷期: 2019 年 49 卷 010 期

页码: 1301-13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原生动物是一大类动物性单细胞真核生物,其高度特化的细胞结构与生理特征,独具的进化地位以及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和动物疾病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其兼具的“细胞”与“动物”这个二元性统一体特性,使得以原生动物为模式或对象的研究在以细胞学、遗传学、适应与进化为代表的基础生物学、环境生物学、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防治、水产养殖及畜牧业等应用学科均具有十分广泛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我国的原生动物学研究从早期经典的分类学、寄生虫学、生态学,逐步拓展到今天全面、深入地涉足涵盖基础与应用生物学各学科分支领域.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我国聚焦在海洋纤毛虫的多样性与系统学、表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寄生原虫为核心的免疫生物学、病害生物学、以鞭毛虫为核心的进化生物学、以海淡水纤毛虫和阿米巴等为核心的原生动物生态学等方向并取得了全面和长足的进展,许多代表性成果处于该领域国际前沿水平.本文扼要陈述了我国原生动物学各主流团队近年来的工作进展,介绍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性科学问题,同时对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描绘和规划.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重要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甘云,林瑞庆,陈小庆,翁亚彪. 2018

[2]乌拉尔图小麦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张效梅,白建荣,贾旭. 2004

[3]我国苜蓿害虫种类及研究现状. 张奔,周敏强,王娟,蒲毅,张丽,袁明龙. 2016

[4]中国国内草地螟研究进展. 张李香,范锦胜,王贵强. 2010

[5]《紫外辐射生态学》新书推介. 李想,李祖然. 2022

[6]旋幽夜蛾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安沛,张航,白微微,王锁牢,李广阔. 2023

[7]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斯广杰,陈丕茂,陈勇,贾晓平. 2009

[8]家禽起源与驯化研究进展. 郭军,李慧芳. 2011

[9]寄生原虫DNA解旋酶家族研究进展. 陈君,蔡海明,廖申权,戚南山,李娟,吕敏娜,林栩慧,胡俊菁,张健騑,刘文俊,孙铭飞. 2023

[10]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和表面蛋白1抗原表位研究. 王艳华,殷宏,王萌,叶强,孟鹏,付宝权,张德林. 2011

[11]瘿蚊科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华爽,武予清. 2010

[1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黄新,宋天增,杨井泉,薄新文,钟发刚. 2012

[13]草业科学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探索-以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尹红菊,刘文献,未丽,赵祺. 2024

[14]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的研究进展. 丛伟,吴松明,田益明,黄思扬,赵权,朱兴全. 2011

[15]利用网络资源改变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探究. 姜成,申晓慧,李春丰,周清波,吴恒梅,刘方明. 2012

[16]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余志会,方肆云,孙铭飞,戚南山,刘文俊,李娟,胡俊菁,廖申权. 2023

[17]新城疫病毒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符芳,杨宝峰,宋纯,李曦. 2006

[18]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崔晓艳,魏太云,陈新. 2012

[19]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研究——Ⅱ.65个小麦品种和9个小麦叶锈菌株的相互作用. 何家泌,马万杰. 1987

[20]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藻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曲疆奇,张清靖,贾成霞,刘盼,杨慕.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