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土壤速效养分及容重对秸秆还田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力扬

作者: 孙力扬;徐明岗;王晋峰;李建华;刘平;孙楠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还田;速效养分;土壤容重;中国北方;Meta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5 期

页码: 100-10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明中国北方地区土壤速效养分及容重对秸秆还田的响应,选择秸秆还田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设置"秸秆还田"、"理化性质"、"华北"、"东北"、"西北"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多个数据库中,筛选出60篇关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改良影响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研究土壤速效养分和容重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P<0.05)提升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华北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东北和西北地区,而对西北地区容重降低效果低于华北和东北地区;中高量秸秆还田(5000~10000 kg/hm2和10000~15000 kg/hm2)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低秸秆还田量(≤5000 kg/hm2)对土壤容重并无显著影响,而超高秸秆还田量(>15000 kg/hm2)则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容重;免耕相比旋耕、深耕、浅耕可以显著(P<0.05)提升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深耕可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小麦和玉米秸秆均对土壤容重和速效养分的提升有显著效果,但两种作物秸秆间并无显著差异.北方地区推荐中高量秸秆还田配合免耕措施,不仅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而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分类号: A

  • 相关文献

[1]基于Meta分析的调控灌溉对中国北方葡萄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杨凡,刘园,刘布春,杨兴元,朱永昶,刘珊珊,刘观止,崔成. 2023

[2]行间生草对枸杞地土壤营养环境的影响. 赵燕,葛玉萍,何军,刘玉洁,王玉. 2022

[3]稻麦轮作条件下秸秆单双季还田对麦田土壤肥力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2013

[4]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罗佳,卢信,刘宇锋,刘丽珠. 2016

[5]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郭海斌,冀保毅,王巧锋,赵亚丽,穆心愿. 2014

[6]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7]秸秆还田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旭东,庄俊杰,刘冰洋,李帅帅,赵鑫,刘洋,张海林. 2020

[8]耕作深度调控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曦,张彦军,邹俊亮,李天姿,于媛,李晶. 2024

[9]北方稻田立体种养高产农田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刘伟. 1999

[10]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结构设计. 孙贝烈,陈丛斌,刘洋. 2008

[11]中国北方干白酒用葡萄生态区划. 张晓煜,李红英,陈卫平,张磊,苏龙,范锦龙,曹宁. 2014

[12]山西吕梁山地区乳牛肝菌属Suillus物种多样性研究. 刘虹,李素玲,许晶,王华. 2018

[13]中国北方稻田及其周边环境中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杨芳,徐幸,郭荣,于文娟,彭云良,姬红丽,卓富彦. 2024

[14]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 王洪媛,李俊改,樊秉乾,骆晓声,彭畅,翟丽梅,李虎,马林,刘宏斌. 2021

[15]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和北美北部混合型草原群落特征比较. 谷安琳. 1993

[16]"公农1号"苜蓿栽培利用技术. 耿慧. 2012

[17]伪钝绥螨对北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研究. 张乃鑫,孔建. 1990

[18]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钟兆站,赵聚宝,郁小川,居辉. 2000

[19]遥感提取灌溉耕地的特征优选-以中国北方为例. 刘逸竹,李晴,吴文斌. 2021

[20]中国北方盐田和盐湖高盐水域藻类的初步研究. 马志珍.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