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外源puroindoline基因小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洪伟

作者: 耿洪伟;何中虎;夏兰芹;陈新民;张庆祝;王德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遗传转化;共抑制

期刊名称: 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

ISSN:

年卷期: 2004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籽粒硬度是衡量小麦品质优劣、贸易价格和决定其最终用途的重要指标,是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控制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位于染色体5D短臂上,软质对硬质为显性。PINA和PINB(统称为Puroindoline)共同作用形成Friabilin,从而影响籽粒质地的形成。已有三例遗传转化实验表明,通过控制pinA和pinB的表达来改善谷物作物的籽粒硬度是可行的,但已报道的转基因研究只限于将pinA和pinB基因的野生序列转入二倍体水稻和pinB-D1b小麦,己报道的转基因研究只限于将pinA和pinB基因的野生序列转入二倍体水稻和pinB-D1b小麦,获得籽粒软质的转基因植株。如何通过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转外源puroindoline基因小麦的获得与检测. 耿洪伟,张庆祝,何中虎,夏兰芹,陈新民,王德森,曲延英. 2006

[2]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籽粒硬度基因等位变异的KASP检测.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高平中,熊正海,刘畅,蒋学祥,沈业松. 2017

[3]新疆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及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王亮,穆培源,桑伟,徐红军,庄丽,邹波. 2010

[4]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在混合麦中变异类型的分子检测. 高洁,郭凤芝,郭钢,李玉莲,樊庆琦,孟庆升. 2011

[5]中国春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 陈锋,何中虎,陈东升,张春利,夏先春. 2007

[6]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及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王化敦,高春蕾,张鹏,张瑜,张平平,马鸿翔. 2017

[7]小麦puroindoline基因高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庆祝,何中虎,夏兰芹,李根英,耿洪伟,陈新民. 2004

[8]小麦籽粒硬度研究进展. 郭世华,何中虎,马庆,王洪刚. 2005

[9]软质小麦品质的辅助选择. 周淼平,吴宏亚,余桂红,任丽娟,马鸿翔. 2007

[10]Puroindoline b位点近等基因系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和组分及其特性的影响. 秦海霞,侯俊峰,丁会纳,夏先春,何中虎,Morris F Craig,王晨阳,马冬云. 2016

[11]陕西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基因型分析. 张晶,张晓科,王可珍,梁强,付晓洁. 2011

[12]小麦籽粒硬度的遗传分析. 姚金保,周淼平,马鸿翔,张鹏,张平平,杨学明. 2018

[13]小麦籽粒硬度QTL的分析. 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张平平,姚金保,何漪. 2022

[14]普通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标记研究. 丁茂予,马传喜,夏先春,陈锋,司红起. 2006

[15]小麦籽粒硬度及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张琪琪,万映秀,曹文昕,李炎,张平治. 2016

[16]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2006

[17]黄淮麦区41个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春鑫,赵明忠,韩留鹏,高崇,李正玲,王艳,昝香存,胡琳. 2022

[18]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宋桂成,张平平,何漪. 2023

[19]籽粒硬度Pinb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耿洪伟,曲延英,何中虎,夏兰芹,马林. 2005

[20]小麦硬度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夏兰芹,何中虎,陈新民,张庆祝,周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