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草药对杂色鲍幼鲍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柯浩
作者: 柯浩;王江勇;石和荣;黄郁葱;刘仁峰;徐华森;陈毕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色鲍;中草药;生长速度;特定生长率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56-58
摘要: 将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连续喂饲幼鲍,共分3批试验。饲养时间分别为37d、47d、68d,考察其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生长速度等生长指标,评估促生长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3号对杂色鲍幼鲍有显著的促长效果,对发育不良的幼鲍也有一定的促长作用。
分类号: S963.7
- 相关文献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地方加强联合协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竹青. 2005
[2]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3]杂色鲍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彭文,王江勇,丁雪娟. 2010
[4]杂色鲍防御素HdDef1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 姚托,卢洁,叶灵通,陈华生,王江勇. 2019
[5]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的药物防治试验. 郑进清,王江勇. 2009
[6]血蓝蛋白在杂色鲍各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张晗,姜敬哲,何健,谷露,王江勇. 2014
[7]杂色鲍幼苗“急性死亡脱落症”病原菌分析. 刘广锋,周世宁,徐力文,王瑞旋,王江勇,陈毕生. 2006
[8]鲍疱疹病毒原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谷莉,郑玉东,张翔,白昌明,刘金兰,辛鲁生,李晨,王崇明. 2022
[9]杂色鲍幼苗大规模死亡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王江勇,王瑞旋,刘广锋,陈毕生,潘金培,徐华森. 2005
[10]杂色鲍鳃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 2007
[11]杂色鲍育苗中“掉板症”的药物防治研究.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陈毕生. 2004
[12]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王江勇,孙秀秀,王瑞旋,苏友禄. 2010
[13]杂色鲍对底泥悬浮物胁迫的生理响应.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乌兰,胡朝莹. 2007
[14]杂色鲍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分布调查. 刘广锋,徐力文,黄建荣,王江勇,许丹,陆镜,周世宁. 2005
[15]广东沿海杂色鲍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许新,王江勇,姜敬哲,区又君. 2012
[16]饲用羽毛肽粉氨基酸营养价值研究. 姚清华,颜孙安,宋永康,罗土炎. 2012
[17]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温山鸿. 2006
[18]杂色鲍养殖模式与病害流行趋势. 陈毕生,王江勇,冯娟,郭志勋,余勉余. 2001
[19]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孙秀秀,苏友禄,冯娟,郭志勋,王江勇. 2009
[20]杂色鲍与九孔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苏天凤.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3种地被菊的抗寒生理特性比较
作者:乔谦;朱乐;王江勇;王璐;贾曦
关键词:地被菊;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叶片解剖结构;耐寒性评价
-
鸢乌贼为蛋白源的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研究
作者:赵旺;陈旭;陈明强;黄星美;邓正华;温为庚;王江勇
关键词:鸢乌贼;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生长;饲料系数
-
微塑料对近江牡蛎免疫力的影响
作者:牟红莉;王瑞旋;王俊;林小植;王江勇
关键词:近江牡蛎;微塑料;酶活力;免疫指标
-
几种物理因素对北海派琴虫体外培养方法优化的影响
作者:王兆瑞;杨小彤;孙敬锋;王江勇
关键词:北海派琴虫(Perkinsus beihaiensis);前游动孢子囊;盐度;温度;震荡;协同变化
-
盆栽果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作者:乔谦;王江勇;洪坡;郑晓明;马霞;武冲
关键词:盆栽果树;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ΔessA、ΔessB、ΔessC敲除菌株的构建及其特性分析
作者:马艳平;郝乐;冯国清;梁志凌;马江耀;柯浩;刘振兴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膜蛋白;敲除菌株构建;生物学特性分析
-
不同浓度混合钠盐处理对3个地被菊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乔谦;武冲;王璐;于永畅;王江勇;贾曦;张安宁;陶吉寒
关键词:地被菊;混合钠盐胁迫;耐盐生理;耐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