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侵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王洁;李俊峰;郭文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世界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史;习性;发生规律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1 期

页码: 99-10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该虫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市1 a发生5代,以蛹在葡萄藤皮下越冬.越冬蛹翌年3月底-4月初(葡萄开墩)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清明节前后),中旬为羽化末期.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花芽上,4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1代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第2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4代成虫于8月底开始羽化,9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幼虫10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大部分幼虫更趋向于在老树的藤皮下化蛹.成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多发生在黄昏.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花序萼片以及花蕾上;第1~3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果实表面,第4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二次开的花絮上,卵单产,单雌产卵量为20~40粒左右.第1代幼虫取食葡萄花絮,第2~4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糖醋液(红糖∶醋∶酒∶水=6∶3∶1∶10)对成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结论]该虫在吐鲁番1 a发生5代,各世代划分明显,越冬代发生数量最大,无世代重叠现象,随温度升高各世代和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幼虫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造成危害,第3、4代幼虫危害成熟果实,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柞蚕寄生蝇的防治. 余文中,冯世华,田应书,王庆忠. 2012

[2]卵形异绒螨的形态和生活史研究(真螨目:绒螨科). 张慧杰,李建社,咸拴狮. 1997

[3]柑橘木虱在湖南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刘慧,何利庭,龚碧涯,向敏,杨水芝,肖伏莲. 2019

[4]美洲斑潜蝇在中国山西的生活史及其主要习性. 张慧杰,李建社,张丽萍,王会金,王雪杰,许琦,王娇娟,梁岩华. 2000

[5]卵形异绒螨的生活史及其主要习性. 张慧杰,李建社,高两省,赵治平. 1996

[6]杏白斑麦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曹克诚,郭拴凤. 1986

[7]甘草种子害虫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钱锋利,张治科,南宁立,杨彩霞,贺达汉,张蓉. 2008

[8]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在西藏林芝的发生. 王保海,翟卿,魏倞,张亚玲,唐晓琴,曹振民. 2020

[9]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高松,学加热,涂雄兵,彭仕鼎,薛志平,张泽华. 2011

[10]亚麻蚜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查仙芳,南宁丽,肖红燕. 2002

[11]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华,彭玉基,韩秀梅,郑伟,吴亚维. 2012

[12]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较研究. 俞晓平,徐红星,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陶林勇. 2002

[13]黄鳍金枪鱼垂直移动及水层分布研究进展. 杨胜龙,张忭忭,张衡,张胜茂,伍玉梅,周为峰,冯春雷. 2019

[14]卷叶为害的茶树害虫——湘黄卷蛾. 唐美君. 2018

[15]茶园食叶能手“花鸡娘”——茶丽纹象甲. 孙晓玲. 2018

[16]宁夏沟眶象越冬习性分析研究. 刘浩,梁香丽,李德家,宝山,刘红霞,沈瑞清. 2012

[17]在茶叶上聚餐的“小猪”——茶蚜. 孙晓玲,李喜旺,侯向洁. 2019

[18]浅析蝴蝶兰花后养护技术. 刘博文. 2014

[19]水稻田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成虫习性研究. 徐红星,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陶林勇,卜卫良. 2001

[20]绿盲蝽成虫的产卵行为与习性. 陆宴辉,杨益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