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份欧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忠

作者: 刘海忠;宋炜;王宝强;王江浩;张全国;张动敏;李兴华;魏剑锋;李荣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676-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拓宽黄淮海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加快欧美优异种质的融入与利用,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120份来自美国和塞尔维亚及2份中国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9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115个等位位点,平均3.97个,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为0.50,较好地揭示了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观测杂合度(Ho)仅为0.03,表明参试自交系遗传稳定、纯合度高;美国SS、美国NSS、塞尔维亚和中国骨干自交系4个群之间相比,美国NSS群的等位位点数(3.55)、Shannon信息指数(0.93)最高,而塞尔维亚群的有效等位位点数(2.37)最高,表明美国NSS和塞尔维亚自交系群比其他两个群遗传多样性高;4个自交系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403~0.4695之间,美国NSS群与美国SS群、塞尔维亚群之间较小(0.1419,0.1403),与中国骨干自交系群之间最大(0.4695),4个群的遗传一致度介于0.6253~0.8691之间,美国NSS群与美国SS、塞尔维亚两个群之间的遗传一致度较高,表明美国与塞尔维亚自交系之间基因交流频繁,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将122份玉米自交系分为9大主要类群,美国SS种质、NSS种质自交系被明显的区分开,并且SS种质被分为2个主要类群(Ⅰ和Ⅸ),NSS种质被分为6个主要类群(Ⅱ-Ⅶ),来自塞尔维亚的材料分散在美国NSS种质类群。本研究结果为来自欧美的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利用SSR标记分析12份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朱英,陶刚,祝云芳,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1

[2]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3]黄淮海地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木辑,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2008

[4]利用SSR标记研究新疆特早熟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杨杰,韩登旭,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李铭东. 2013

[5]基于SSR标记的鲜食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微微,张红伟,王慧,陈岳,周鹏,李炯,俞平高. 2016

[6]利用SSR标记研究新疆特早熟玉米白交系遗传多样性. 杨杰,韩登旭,邵红雨,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李铭东. 2013

[7]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张松令,谢福来,高炜,张婷,逯腊虎,武计平. 2011

[8]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9]利用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分析. 郑永战,汪红. 1995

[10]宁夏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分析. 沈强云,王永宏,王承莲,张芬荣. 2004

[11]基于SSR标记的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丽君,张丹,薛林,李建,徐辰武. 2011

[12]利用SSR标记分析白萝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王庆彪,王艳萍,张丽. 2021

[13]3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孟庆长,郑飞,孔令杰,袁建华. 2012

[14]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15]玉米自交系48-2和R08辐照后代M_3株系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石海春,柯永培,袁继超,余学杰. 2011

[16]SSR标记用于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研究. 李凌雨,榎宏征,浓沼圭一,佐藤尚,闫彩清,王学雄. 2002

[17]西南常用玉米自交系SSR指纹图谱构建. 谭君,丁仲芳,孙仕贤,林勇,唐海涛,黄玉碧,杨俊品. 2003

[18]玉米衍生自交系的遗传相似性及相关概念. 张世煌,谢传晓,王春喜,李新海,李明顺. 2009

[19]玉米杂交种母本自交系的SSR快速鉴定技术. 王春喜,李新海,郝转芳,李晓辉,曲延英,张世煌. 2007

[20]利用SSR标记鉴定掖单13号种子纯度. 姚凤霞,李汝玉,张晗,许金芳,王东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