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安灵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及其作用方式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鄢小宁
作者: 鄢小宁;郑服丛;李锐;林旺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安灵;南方根结线虫;防治;作用方式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11-14
摘要: 测定了植物源杀虫剂“植安灵”在温室盆钵中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根结线虫有较高的活性,100倍稀释液对根结形成抑制率达75.6%,对卵块形成抑制率为66.7%,但稀释倍数大于400倍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离体条件下,植安灵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对虫卵孵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J2有很强的击倒活性,100倍稀释液处理24h的击倒率达86.7%,但大多数被击倒的虫体可以在清水中恢复活动能力,100倍稀释液24h内的致死率只有36.0%。抑制而不是直接杀死J2,对J2的驱避作用及卵孵化的抑制是植安灵防治根结线虫的主要作用机制。
分类号: S482.39
- 相关文献
[1]菊苗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叶琪明,方华平,郭方其,吴超,丁晓瑜,陈天烺. 2020
[2]海南岛香蕉根结线虫病原的鉴定与防治. 陈泽坦. 2004
[3]三氯杀螨砜对苹果叶螨作用方式及其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庄占兴,童建华,宋化稳,李建平. 2000
[4]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 姚英娟,杨长举,薛东,华红霞. 2009
[5]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作用方式. . 2004
[6]唇形科植物在害虫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首成英,赵晓珍,李冬雪,陈卓. 2018
[7]石菖蒲提取物对褐飞虱的作用方式研究. 姚英娟,徐雪亮,刘子荣,陈浩,陈庆隆. 2014
[8]灰绿黄堇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付艳红,刘敏艳,胡冠芳,李玉奇. 2010
[9]申嗪霉素作用方式及其与稻田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后对药效的影响. 张穗,陈海霞,杜兴彬,张强,许煜泉. 2015
[10]新型杀菌剂丁吡吗啉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初探. 袁会珠,覃兆海,齐淑华,孙丽鹏. 2007
[11]除草剂的主要作用靶标及作用机理. 梅向东,宁君,袁会珠. 2008
[12]马铃薯芽粗提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研究. 王玉灵,刘敏艳,胡冠芳,余海涛,牛树君,李玉奇. 2014
[13]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利用研究进展. 李定琴,钟巧芳,曾民,陈越,王波,程在全. 2017
[14]大蒜精油对灰茶尺蠖的作用方式研究. 涂娟,谢枫,吴月坤,董方,李小飞,杨菲颖,董越. 2022
[15]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 乔桂双,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长令. 2009
[16]新型杀虫剂吡嗪酮(Pymetrozine)对褐飞虱、萝卜蚜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 顾正远,肖英方,张存政. 2000
[17]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对小菜蛾的作用方式. 阮传清,朱育菁,林抗美,刘波. 2004
[18]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技术及对天敌的安全性研究.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范鹏. 2010
[19]乙虫脒对水稻螟虫的作用方式和应用研究. 方继朝,郭慧芳,刘向东,钱亚民,王林贵,陈浩海. 1999
[20]杀虫剂混剂研制与开发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 刘贤进,顾本康,韩丽娟.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嘌呤饮食对金黄地鼠血脂变化和病理损伤的影响
作者:贺亮;李庆香子;李锐
关键词:金黄地鼠;尿酸;血脂;肾损伤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作者:姜南;李学威;张楠;李锐;朱红娇;洛桑顿珠;巴桑旺堆
关键词:牦牛;能量;蛋白质;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
粗叶榕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贺春萍;胡月;吴贺;梁艳琼;李锐;林金晶;陆英;吴伟怀;易克贤
关键词:
-
水稻抗倒伏性评价方法及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欧阳慧;杨贤莉;王立志;张天驰;迟力勇;赵茜;张喜娟;李明贤;李忠杰;李锐;孙兵;武小霞;吴立仁;吕国依;姜树坤
关键词:水稻;倒伏;评价方法;诱发原因;抗倒机理
-
牦牛乳营养成分及泌乳量的提升措施
作者:王嘉琪;修雨荷;何罗彬;李锐;巴桑旺堆;姜南
关键词:牦牛乳;泌乳量;乳腺
-
"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下如何从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思考农业发展
作者:郑肖兰;鲁海菊;崔昌华;郑服丛;谭施北;习金根;易克贤
关键词:碳元素;农业;土壤;植物;双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