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蚁象对不同甘薯品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嗅觉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小俭

作者: 贾小俭;马娟;高波;李秀花;张涛;陈书龙;王容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蚁象;寄主植物;甘薯;植物挥发物;EAG反应;嗅觉反应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285-1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筛选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Fabricius)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方法】采用顶空气体采样法收集5个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通过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候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5个甘薯品种茎叶的嗅觉反应。【结果】5种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7种候选挥发物(罗勒烯、柠檬烯、壬醛、β-石竹烯、葎草烯、法尼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均引起甘薯蚁象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其中,雌虫对柠檬烯、壬醛和β-石竹烯的反应相对值较大;而引起雄虫反应相对值较大的挥发物为罗勒烯、柠檬烯、葎草烯。在趋向行为反应中,柠檬烯和壬醛对甘薯蚁象雄虫的吸引作用高于对照,而雌虫对葎草烯、柠檬烯有极显著的趋向选择。甘薯蚁象成虫对5种茎叶的反应率为40.90%~65.21%,且5个甘薯品种的茎叶挥发物均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结论】甘薯蚁象雌、雄成虫对甘薯植物挥发物具有不同的EAG及趋向行为反应,气味化合物柠檬烯与甘薯蚁象偏爱选择密切相关。

分类号: S435.33

  • 相关文献

[1]华北大黑鳃金龟对20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尹姣,曹雅忠,罗宗秀,王伟,李克斌. 2011

[2]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2种盲蝽科寄主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3]3种金龟甲对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鞠倩,李晓,姜晓静,赵志强,姜玉兰,曲明静. 2014

[4]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三种植物的取食选择及趋性行为反应. 热孜宛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曹雅忠,张帅,尹姣,李雪,李克斌. 2018

[5]普通大蓟马对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钊阳,韩云,唐良德,吴建辉,SHAUKAT Ali. 2021

[6]几种植物气味挥发物与性信息素组合对棉铃虫触角电位反应的影响. 王桂花,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易克贤,章程辉. 2013

[7]甘薯蚁象在重庆的发生调查及成灾原因初探. 王容燕,陈书龙,王良平,张菡,范开举,邹祥明. 2015

[8]斜纹夜蛾对植物挥发物及其与性信息素组合的触角电位反应. 王桂花,易克贤,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宋黄翔,彭正强,章程辉. 2013

[9]棉铃虫、烟青虫对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比较. 李捷,赵飞,李群,牛荣山,李刚. 2000

[10]10种杀虫剂对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 王容燕,马广源,高波,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5

[11]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高波,陈书龙. 2016

[12]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王容燕,李秀花,马娟,高波,陈书龙. 2014

[13]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Cfor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贾小俭,高波,马娟,李秀花,陈书龙,王容燕. 2019

[14]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致病力测定. 于海滨,马娟,王容燕,耿亚玲,陈书龙. 2012

[15]绿盲蝽对七种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 林克剑,黄欣蒸,耿亭,魏洪义,张永军. 2016

[16]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李晓维,罗雪君,王丽坤,章金明,张治军,黄俊,吴建辉,吕要斌. 2019

[17]Wolbachia感染显著提高果蝇的嗅觉反应. 王玉凤. 2009

[18]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白琪,田俊策,鲁艳辉,臧连生,吕仲贤. 2017

[19]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5种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20]艾草和窃衣挥发物的提取鉴定及其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选择性的影响. 徐会男,穆扬,张战泓,张卓,张德咏,谭新球,史晓斌,刘勇.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