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鹏
作者: 王鹏;郑学博;梁洪波;宋文静;季璇;徐艳丽;况帅;董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烟棕壤;施肥模式;活性有机碳组分;碳转化酶活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87-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碳转化酶活性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规律,以始于2009年的土壤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化肥有机肥配施(T2)和单施有机肥(T3)4种田间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较CK、T1处理,T2、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有机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C)、碳库管理指数(CPMI)以及纤维素酶(S-CL)、蔗糖酶(S-SC)、β-葡萄糖苷酶(S-β-GC)、多酚氧化酶(S-PPD)和过氧化物酶(S-POD)活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DOC、MBC、ROC均与S-CL、S-SC、S-β-GC、S-PPD和S-POD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径分析表明,直接影响DOC、MBC和ROC含量的是S-CL、S-SC和S-β-GC,而主要起间接作用是S-PPD和S-POD。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综合影响可分为2组:CK和T1处理为一组,T2和T3处理为一组;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方差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顺序为T3>T2>T1>CK。因此,单施有机肥是提升山东烟区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最有效的施肥措施。
分类号: S153.6%S154.2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施用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增强,张贤,王建红,曹凯,徐昌旭,曹卫东. 2018
[2]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魏夏新,熊俊芬,李涛,文炯,曾希柏,余德海. 2020
[3]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4]不同施肥模式对豫中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阎小毛,闫伸,李彦平,郭芳阳,曹小涛,孙永军. 2015
[5]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陈义群,董元华,王辉,霍恒志. 2013
[6]复色紫薇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王昊,刘博,蔡卫佳. 2018
[7]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玉米中重金属累积规律及安全性分析. 曹铁华,梁烜赫,高洪军,彭畅,张秀芝,徐晨,陈宝玉,朱平. 2015
[8]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模拟土柱氮素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9]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侯云鹏,张国辉,于雷. 2008
[10]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 2008
[11]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 侯青光,卢亚妮,陆文娟,韦贵剑,李伏生. 2016
[12]适雨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稻稻田水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20
[13]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施肥模式及最佳配方的研究. 郑光辉,李令伟,孟晓英,刘星华,曲善功,李志杰. 2009
[14]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毛迎新,黄丹娟,王红娟,谭荣荣,陈勋,王友平. 2019
[15]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李阳,赵锋,韩晓丽,林晋军,汪本福,张枝盛,陈少愚,董俊杰,程建平. 2017
[16]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研究. 张磊,王立春,孔丽丽,杨建,谢佳贵,侯云鹏. 2017
[17]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 李娟,张立成,张华,章明清,姚宝全. 2020
[18]EM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 石奇海,徐永清,陈芾葳,冯艳忠,刘娣,李凤兰. 2020
[19]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秋冬茬芹菜生育期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文锋,李春花,黄绍文,高伟,唐继伟. 2016
[20]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美玲,向铁军,陈琪,卢盛杰,江涛,冯正锐,包小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叶青藤叶粉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作者:宋琼莉;陈将;吴东;邹志恒;龚建平;陈小连;宋文静;熊平文;徐川辉;李梦楚;苏炜德;艾高祥
关键词:三叶青藤叶粉;崇仁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肠道形态
-
酿酒葡萄新品种豫酿紫玉的选育
作者:王鹏;贺亮亮;曹阳;刘三军;杨向科;左金淼;章鹏;李永洲
关键词:酿酒葡萄;新品种;豫酿紫玉
-
酿酒葡萄新品种-豫酿紫玉
作者:王鹏;刘三军
关键词:
-
基于正交试验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金元素参数的优化
作者:王鹏;何涛;白金峰;冯小娟;寇少磊;吕明超;赵浩;邓一荣;范慧;甘黎明
关键词:金;层次分析法;CRITIC;混合加权;粒子群算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
苯并芘对鲤鱼胆囊的毒性效应及响应机制
作者:郝其睿;张植元;王鹏;范泽;李晨辉;杨基先;王威
关键词:苯并芘;鲤鱼;胆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
作物水分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作者:王鹏;郭永刚;关法春;王明明
关键词:高光谱;数据处理;典型作物;水分信息
-
雌激素介导circZNF423作为ceRNA调控oar-miR-541-3p/CALM3通路促进绵羊成肌细胞增殖
作者:池润清;韩海银;王鹏;李凯扬;储明星;刘玉芳
关键词:绵羊;肌肉发育;雌激素;circZNF423;oar-miR-541-3p;CAL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