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及其遗传基础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晓昀

作者: 贾晓昀;贾晓昀;王寒涛;魏恒玲;喻树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相关性分析;遗传解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95-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陆地棉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遗传基础,以中棉所36为母本、G2005为父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连续6 a调查群体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相关的13个性状,分析3类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QTL定位结果分析其遗传基础。结果表明,早熟性较好的材料,其铃重较低、纤维品质相对较差;纤维品质较好的材料,其产量性状相对较差;共检测到494个QTL位点,发现68个QTL重叠区段至少影响两类性状,包括11个同时影响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区段,11个同时影响早熟性和产量性状的区段,39个同时影响早熟性和品质性状的区段,7个同时影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区段,仅有24个区段内QTL增效基因来源相同。此外,共检测到99个多环境上位性QTL,其中45个位点与加性QTL重叠。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铃壳率与产量、早熟性及纤维品质的关系. 狄佳春,陈旭升,赵亮. 2014

[2]陆地棉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梁冰,范术丽,宋美珍,庞朝友,魏恒玲,喻树迅. 2014

[3]陆地棉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郭婷婷,徐鹏,张香桂,沈新莲. 2012

[4]海岛棉CSSLs分子评价及纤维品质、产量性状QTL定位. 李超,李超,李志坤,谷淇深,杨君,柯会锋,吴立强,王国宁,张艳,吴金华,张桂寅,阎媛媛,马峙英,王省芬. 2018

[5]陆地棉杂交组合F1、F2竞争优势研究. 裴小雨,裴小雨,刘艳改,周晓箭,李威,王星星,贺昆仑,张飞,任中英,赵俊杰,杨代刚. 2021

[6]近年来新疆审定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郑子漂,徐海江,田立文,崔建平,林涛,郭仁松,王亮,朱家辉,张大伟,魏鑫,王为然. 2019

[7]新疆陆地棉铃柄长与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关系. 张大伟,魏鑫,徐海江,刘忠山,李春平,徐建辉. 2018

[8]16份早熟陆地棉材料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福相,王旭文,孔宪辉,刘文豪,乔金鑫,刘丽,司爱君,袁路,余渝. 2023

[9]陆地棉优质纤维重组自交系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QTL定位(摘要). 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张建宏,王淑芳,闫恒超,王涛,袁有禄. 2009

[10]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育种演化. 王彩香,袁文敏,刘娟娟,谢晓宇,马麒,巨吉生,陈炟,王宁,冯克云,宿俊吉. 2023

[11]基于部分NCⅡ交配设计的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冯常辉,焦春海,张友昌,别墅,秦鸿德,王琼珊,张教海,王孝刚,夏松波,蓝家样,陈全求. 2022

[12]温光和种植制度对棉花早熟性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毛树春,王香河,李亚兵,王国平,范正义. 2004

[13]K早熟不早衰短季棉品种(系)及其杂交后代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变化. 宋美珍,喻树迅,范术丽,原日红,黄祯茂. 2006

[14]陆地棉早熟性、丰产性基因效应研究. 曾浩. 2011

[15]陆地棉品种早熟性研究. 陈仲方,张治伟,王支凤. 1989

[16]棉花早熟性和纤维性状遗传关系的研究. 别墅,周有耀. 1990

[17]陆地棉早熟性的生理代谢基础与后代传递. 李爱莲,房卫平,杨小昆,李俊尧,谈春松. 1993

[18]基于SSR标记的陆地棉早熟相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梁冰,李黎贝,庞朝友,宿俊吉,宋美珍,魏恒玲,王寒涛,范术丽,喻树迅. 2016

[19]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崔世友,韩世杰. 1991

[20]特早熟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田海燕,杨相昆,孙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