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明炎
作者: 刘明炎;张佑宏;王友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灰茶尺蠖;Bt乳剂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0 年 06 期
页码: 45-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 0 0IU / μl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 ,室内试验结果 ,80倍液防治 1~ 4龄幼虫效果达 80 % ;田间试验 ,70倍液防治 1~ 5龄 (4~ 5龄所占比例较大 )幼虫效果在 80 %左右 ;以防治 1~ 3龄幼虫效果最佳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松毛虫赤眼蜂对灰茶尺蠖的寄生效果评价. 钱肖娜,马延旭,徐伟,孙晓玲. 2021
[2]夜间光照度变化对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乔利,张天海,蒋月丽,周洲,周国涛,耿书宝,金银利. 2024
[3]新型杀虫剂灭多威与BT乳剂混用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刘学堂,李为. 1992
[4]一些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杀蚜作用的探究. 董慧芳,郭玉杰,牛离平. 1987
[5]Bt乳剂生态效益的初步研究. 谢天健,黄炳高,吴慧芬,杨新民,黄葆筠. 1990
[6]灰茶尺蠖在湖南的发生与防治. . 2004
[7]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效果试验. 彭玉萍,吴明耀,罗宗秀,蔡红兵,李承江. 2018
[8]闽北乌龙茶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最佳悬挂密度试验研究. 冯卫虎,蔡小勇,曹士先,徐鹍鸬,李兆群,徐杰,晁倩林. 2021
[9]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灰茶尺蠖微卫星标记.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吴光远. 2021
[10]思南茶园茶尺蠖的分子鉴定. 孟泽洪,李帅,赵兴丽,杨文,周玉锋. 2019
[11]绿光光照强度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乔利,张天海,周国涛,耿书宝,蒋月丽,潘鹏亮,雷振山. 2023
[12]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李红,唐美君,郭华伟,王志博,肖强. 2020
[13]电击式性信息素灰茶尺蠖诱捕器的研发与应用. 季慧华,胡锦召,兰建军,杨宇宙,钟小玉,边磊,罗宗秀. 2022
[14]灰茶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葛超美,殷坤山,唐美君,肖强. 2016
[15]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罗宗秀,苏亮,李兆群,刘岩,蔡晓明,边磊,辛肇军,陈宗懋. 2018
[16]茶园害虫"双胞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肖强. 2019
[17]4种性诱剂诱芯对茶园尺蠖的引诱与预测效果. 张家侠,孙钦玉,葛超美,叶涛,夏先江,丁勇. 2018
[18]不同光强LED黄光对灰茶尺蠖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乔利,张苗苗,巩中军,耿书宝,洪枫,尹健,武予清. 2022
[19]基于红外传感器的灰茶尺蠖智能监测装置的设计. 胡锦召,陈华才,季慧华,边磊. 2023
[20]天然寄主替代茶叶增殖EgNPV的方法. 谭荣荣,毛迎新,黄丹娟,王友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
作者:杨小林;薛敏峰;张舒;李进波;吕亮;常向前;张佑宏;龚艳
关键词:襄阳麦茬稻区;水稻;自留种;自落粒;穗腐病
-
不同生产状态下佛手山药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作者:杨小林;郭姗姗;吕亮;常向前;张舒;张佑宏;刘新琼
关键词:佛手山药;自然生产状态;细菌16S RNA;真菌ITS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病原菌鉴定
作者:杨小林;张佑宏;王佐乾;常向前;吕亮;张舒;杨新笋
关键词:山药;病原菌;形态学;ITS鉴定;刺盘孢属
-
茶轮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谭荣荣;毛迎新;黄丹娟;王红娟;陈勋;王友平
关键词:茶轮斑病菌;生物学特性;致病表现
-
"十四五"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思考-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为例
作者:刘友梅;樊军;赵越;杨立军;王友平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发展现状;发展建议;十四五
-
柑桔黄龙病三种媒介昆虫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亮;肖翠;仝铸;张舒;王友平;孙中海
关键词:柑桔木虱;柑桔黄龙病;生物学特性;综述
-
化肥减施对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红娟;王友平;毛迎新;黄丹娟;陈勋;谭荣荣
关键词:化肥减施;春茶;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