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全林发
作者: 全林发;仇贵生;孙丽娜;李艳艳;闫文涛;岳强;张怀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生物学特性;生命表;相对适合度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799-8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β-cypermethrin)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桃小食心虫亲代(F0)和子一代(F1)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状况。【方法】采用果实浸渍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采用DPS软件计算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_(10),LC_(20)和LC_(40)。运用特定时间生命表方法评估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F0和F1代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相对适合度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及生命表参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根据室内生物测定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_(10),LC_(20)和LC_(40)分别为0.146,0.267和0.579 mg/L。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F0代和F1代种群存活率和雌蛾比例,并表现为随着浓度增加,蛀果率、脱果率、幼虫存活率、羽化率、后代卵孵化率降低及种群性比(♀/♂)减小。LC_(10),LC_(20)和LC_(40)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F0代初孵幼虫后,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09,33.00和30.12粒,相对应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84.90,276.56和252.89粒,单雌日均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38.02和320.98粒,而F1代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57,30.82和33.39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7粒,单雌产卵量也有所增加,其中LC_(20)和LC_(40)处理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04.45和298.31粒)显著高于对照的271.40粒;但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及老熟幼虫体重相比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F0和F1代各处理的桃小食心虫种群净增殖率R0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特性,LC_(10),LC_(20)和LC_(40)处理组以及对照组F0代R0分别为124.36,114.33,60.16和166.54,F1代R0分别为128.84,112.30,85.32和128.80。另外,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明显降低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种群相对适合度(Rf),但这种生物适合度缺陷在F1代会有所改善。LC_(10),LC_(20)和LC_(40)浓度处理初孵幼虫后,F0代Rf分别为对照组的0.75,0.68和0.37,而F0代Rf分别为对照组的0.98,0.86和0.64。【结论】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桃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变化。继代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连续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会抑制桃小食心虫种群增长速率,但其生殖劣势在F1代会有所改善。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成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全林发,仇贵生,孙丽娜,李艳艳,闫文涛,岳强,张怀江. 2017
[2]桔小实蝇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种群生命参数与相对适合度. 章玉苹,陆永跃,曾玲,梁广文. 2009
[3]毒死蜱抗性灰飞虱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 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牛洪涛,易红娟,邰德良,方继朝. 2018
[4]抗Cry1Ac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及其适合度研究. 秦悦,朱勋,雷妍圆,郑晓旭,吴青君,王少丽,张友军. 2013
[5]抗CrylAc小菜蛾种群生命表及其适合度研究. 秦悦,朱勋,雷妍圆,郑晓旭,吴青君,王少丽,张友军. 2013
[6]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的影响. 宋子伟,张宝鑫,邓彩凤,李敦松. 2014
[7]高效氯氰菊酯温敏微球对苹果树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郭瑞峰,高越,陆俊娇,史高川,张鹏九,刘中芳,范仁俊. 2017
[8]高效氯氰菊酯ME对苹果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研究. 范仁俊,张润祥,高越,庾琴,郭贵明. 2010
[9]山楂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和喜田,王家民,张福珍. 1993
[10]四川西部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 石万成,刘旭,谢辉. 1990
[11]桃小食心虫病原菌—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熊琦,朱永敏,曹天文,李捷,薛皎亮,谢映平,王全亮,杜仙当. 2012
[12]黑龙江省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齐凤莲. 2010
[13]不同食料对黄胸蓟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李强,刘奎,付步礼,曾东强,夏西亚,邱海燕,唐良德. 2018
[14]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韩冬银,刘奎,张方平,黄武仁,张敬宝,金启安,符悦冠. 2009
[15]抗Bt杀虫蛋白棉铃虫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孟香清,芮昌辉. 2000
[16]Cry1AC抗性棉铃虫相对适合度的变化规律. 郭芳,张丽丽,吴孔明,郭予元. 2009
[17]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抗性基因型甜菜夜蛾相对适合度研究. 吴孔明,梁革梅,张文吉. 2001
[18]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 侯茂林,卢伟,黎家文. 2008
[19]茚虫威亚致死浓度对茚虫威敏感性降低的棉铃虫生物学参数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王芹芹,崔丽,王奇渊,王立,谢娜,袁会珠,芮昌辉. 2019
[20]3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旋幽夜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张航,杨安沛,白微微,高海峰,李广阔,王锁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5种农药对桃小食心虫卵和初孵幼虫的毒力测定
作者:赵毅渊;仇贵生;何佳美;李汪辣子;张怀江;闫文涛;岳强;孙丽娜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浸卵法;浸果法;毒力测定;LC50
-
内蒙古开鲁鸡心果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作者:孙世民;肖立东;谭焕光;张萌;李志强;李树宝;杨磊;胡小冬;岳强;王志华
关键词:开鲁鸡心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优势;对策
-
药剂拌种防治燕麦蚜虫和红叶病效果研究
作者:郎凤红;李东宁;马建华;李艳艳;屈海龙;马晓霞
关键词:药剂拌种;35;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
荔枝和龙眼尺蛾科害虫的研究进展
作者:全林发;陈炳旭;梁盛曦;乔方;刘凯;池艳艳;姚琼
关键词:尺蛾科;荔枝;龙眼;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应用潜力分析
作者:池艳艳;陈炳旭;全林发;董易之;徐淑;姚琼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荔枝蒂蛀虫;生物活性;亚致死效应;田间防效
-
黏质沙雷氏菌分离鉴定及对桃小食心虫的致病性
作者:何佳美;张怀江;孙丽娜;闫文涛;岳强;窦术英;赵毅渊;李汪辣子;仇贵生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黏质沙雷氏菌;杀虫活性;生长;发育
-
果树挥发物与害虫行为关系的研究应用进展
作者:李汪辣子;仇贵生;岳强;张怀江;闫文涛;何佳美;赵毅渊;孙丽娜
关键词:果树挥发物;害虫;行为调控;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