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及不同部位成分分布对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卓亚
作者: 向卓亚;朱柏雨;朱永清;夏陈;陈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赶黄草;溶剂;部位;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65-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确定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溶剂,比较赶黄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合理开发赶黄草。方法:测定赶黄草中总多酚、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随着溶剂浓度的增加,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草中主要的7种酚类化合物(儿茶素、芦丁、乔松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和赶黄草苷A)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以80%乙醇提取物的最高。赶黄草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现为花>叶>茎,且花和茎中的含量及活性随提取时间的延长均显著降低,而叶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相对稳定。此外,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儿茶素、异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阿福豆苷、乔松素葡萄糖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80%乙醇提取赶黄草中活性成分效果最好,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且活性稳定。
分类号: TS201.4
- 相关文献
[1]夹竹桃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 曹乃馨,罗阳兰,解修超,阎勇,邓百万. 2021
[2]蔗梢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孙健,李丽,盛金凤,赵谋明. 2015
[3]热带果树叶子的抗氧化性评价. 陈海芳,付琼,马飞跃,骆党委,杜丽清. 2016
[4]雅安藏茶水提醇沉后各组分的物质含量、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对比分析. 夏陈,罗棵濒,向卓亚,邓俊琳,陈建,朱永清,施刘刚. 2022
[5]5种处理方法对赶黄草功效成分、体外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梁红春,夏陈,邓俊琳,余鳗游,刘刚,向卓亚. 2025
[6]浅谈降低平转浸出器的粕残油率. 赵学工,刘长生. 2002
[7]不同溶剂提取花椒精油的试验研究. 雷鸣,雷绍荣,欧阳华学,闫志农. 2004
[8]几种植物粗提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王沫,潘建平,田世尧. 2008
[9]薏苡仁油脂的提取及其品质分析. 陈超,吕都,唐健波,黄珊,李莹. 2023
[10]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共溶剂的选择. 廖李,黄凤洪,乔宇,熊光权,汪兰,吴文锦,程薇. 2012
[11]不同溶剂和超滤浓缩倍率对甘薯蛋白提取及纯度的影响. 李郁,木泰华,孙艳丽,杨海燕. 2007
[12]溶剂法提取花生红衣色素工艺研究. 张良晨,于淼,石太渊,张锐. 2012
[13]番木瓜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 刘玉革,付琼,马飞跃,张秀梅. 2017
[14]小杂鱼脱脂技术的研究. 陈培基,李来好,李刘冬,刁石强. 2003
[15]葎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分析. 陶士强,张谦瑾,张雨,吴福安. 2011
[16]不同溶剂处理花粉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英文). 黄安平,王伟平,谭炎宁. 2024
[17]烟草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阎新甫,韩锦锋. 1987
[18]椴树蜜中多酚类成分的鉴定. 蔺怡,赵宏玉,张红城,江利华. 2019
[19]茶与健康专题(三) 饮茶与口腔健康. 陈宗懋. 2009
[20]显齿蛇葡萄生化成分分析. 熊皓平,何国庆,杨伟丽,张友胜.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作者:刘月悦;雷应华;陈松;陈庆东;王燕平;易春燕;文刚;刘虹伶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偏好性;寄主植物;非寄主植物
-
5种处理方法对赶黄草功效成分、体外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梁红春;夏陈;邓俊琳;余鳗游;刘刚;向卓亚
关键词:赶黄草;处理方法;功能成分;抑菌能力;抗氧化活性
-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詹丽钏;周子榆;陈松;王丹英;胡帅栋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产量;土壤肥力
-
川麦冬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余鳗游;吴涛;邓俊琳;向卓亚;陈建;黄巧莲;甘露;朱永清;夏陈
关键词:川麦冬;现状;产业;挑战与前景
-
三氨基酸替换的油菜EPSPS基因在烟草中表达高抗草甘膦特性
作者:朱红利;屠钢;彭琦;孙程明;张维;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PSPS基因;人工突变;转基因烟草;草甘膦抗性
-
广元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俞世康;王栋;陈松;张明磊;肖旭;彭舸;庄智权;任文武;史洪涛
关键词:广元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不同茄果类蔬菜秸秆对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卢麒宇;肖云英;孙国超;王春艳;陈松;林立金;胡容平
关键词:毛桃;茄果类蔬菜秸秆;养分吸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