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庆娜

作者: 张庆娜;傅迎军;孙殷会;邵广忠;王佰成;孟祥海;程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牡单19;机收;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144-146

摘要: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应用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牡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4年以自选系20y112为母本、20y19-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适合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20200044)。该品种属第一积温带机收类型,全生育期需≥10℃积温2 700℃,具有耐密、优质、脱水快等特点,在黑龙江省春播生育期为122 d,比对照益农玉10号早2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上限及其他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浅谈玉米宜机收新品种选育策略. 邢荣平. 2018

[2]机收玉米新品种五谷318选育报告. 李世晓,杨万平,李世程,马燕春,张正英. 2019

[3]机收型玉米新品种辽单711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佳霖,刘志新. 2022

[4]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严兴康,庞爱军,唐艳军,朱贵祥,伍国银,唐少东,胡继银. 2017

[5]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佘小明,肖人鹏. 2019

[6]精播机收型玉米新品种青卓91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徐青松,徐劲松,骈跃斌,赵明. 2019

[7]极早熟机收玉米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与机收性能分析. 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杨杰,李荫秀,韩登旭,李铭东,王业建,郗浩江,雷志刚,高雪飞,陈微林. 2022

[8]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宜机收特性研究. 葛选良,钱春荣,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姜宇博. 2018

[9]粮饲通用型高产抗病杂交种成单3601的选育. 何文铸,杨麟,朱永卉,肖启银,刘培,张祯勇,黎剑,练景龙. 2021

[10]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庆春. 2006

[11]玉米新品种德禹2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生,王晶,倪培涛,王宏昌. 2019

[12]玉米杂交种五谷704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世晓,张正英,于安芬,第红君. 2014

[13]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68的选育.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4]早熟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邯玉396的选育. 史明山,焦宏业,史丽丽,范子洋,彭勃,王磊. 2019

[15]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6]沃锋1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守渠,段运平,郭峰,任小燕. 2019

[17]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 2019

[18]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 2021

[19]玉米新品种九单52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马兰芳,杨光东,杨立冬,李洪刚,朱研. 2021

[20]玉米新品种陇单803的选育及其制种技术. 连晓荣,杨彦忠,周玉乾,周文期,何海军,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