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生套作对花生光合色素、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峰

作者: 郭峰;王才斌;李新国;徐平丽;万书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套作;光合色素;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S2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花生(MC)为对照,观测分析了麦田套作(RC)对花生光合色素、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套作花生苗期和饱果期光合色素含量高,盛花期延迟,花期较长,日开花数少;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及侧枝数均比单作小或少,但结果枝数和果针数多于单作,荚果产量低于单作;根茎叶生物产量低,饱果数、百果数及百仁重小,秕果数多。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与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韩守萍,崔凤高,刘洪春,韩廷锦,尹丽华. 2012

[2]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适宜花生品种筛选. 吴正锋,孙全喜,张建成,单世华,刘俊华,沈浦,赵红军,王志武,王才斌,Daniel HALIM. 2019

[3]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田跃霞,白冬梅,权宝全,薛云云,王贵江. 2018

[4]黔花生二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杨顺国,简宇任. 2011

[5]砂质潮土小麦套作花生长水分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初报. 寇长林,孔祥旋. 1999

[6]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7]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2022

[8]高寒区玉米套种高菜田间配置模式研究. 李洪,李梦蛟,王彧超,王瑞军,张旭丽. 2017

[9]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10]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

[11]麦-豆和麦/玉/豆体系中大豆的磷肥增产增效作用研究. 周涛,徐开未,王科,黄蔚,张朝春. 2015

[12]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覃爱莲,韦清源,郭小红,梁江,汤复跃. 2022

[13]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4]薯/豆套作模式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 2016

[15]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2017

[16]多熟制地区带距与套作玉米生长、产量分析. 何文铸,冯君成,柯国华. 2002

[17]玉米间套复种高产技术. 佟屏亚. 1996

[18]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19]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2015

[20]播期和密度对套作甘蔗的糯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范继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